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盘锦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显然被震耳欲聋的欢呼所震撼,拜仁出让的科比亚什维利很快在20分钟又进一球。

    B. 平淡的一天来到了,我漫不经心地穿过操场,走进教学楼,一踏入班级就被喧闹包围了。

    C. 咱们慕名来到了这家特色餐馆,品尝到了他们的招牌菜,都真心地夸赞他们的美食名副其实

    D. 虽然这段记忆已被尘封多年,但只要有人一提起,往事就会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 2、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写于作者被贬永州时。

    B.《社戏》选自《呐喊》,课文所写的“社戏”是绍兴乡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作者是鲁迅。

    C.《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空间顺序。

  • 3、对下列一组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样本分析法一直有较大的漏洞

    ②人们还是一直使用——清点这种野蛮的方法

    ③虽然后来证实他能够得出正确的数据仅仅是因为运气好

    ④因此无论是进行人口普查

    ⑤但在当时他的方法大受欢迎

    ⑥还是其他大数据类的任务

    A.①⑤②③⑥④ B.③⑤④⑥②①

    C.⑥③⑤①④② D.③⑤①④⑥②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鲁迅以此为素材创作散文名篇《社戏》,文中塑造了双喜、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的形象。

    B.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和“赋、比、兴”,赋比兴是《关雎》 《蒹葭》诗歌中主要的艺术手法。

    C.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D.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四封“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中说,国家是一种有机体,所以“整顿中国,由中央而地方的改革,和由地方而中央的改革须得同时并进”。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售欲望的孩子

    作者:占保祥

    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

    13岁那年,一次喝酒后,卡尔竟抢了一位妇女的挎包,里面有几百美元现金。从此,卡尔爱上了抢劫,欲罢不能,无人不知他的恶行。校长对他很是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孤儿。

    事情越演越烈,卡尔的欲望愈发膨胀起来。在学校,他成了老大,拉帮结派,唯我独尊,公开旷课,还常常偷同学的东西。

    被学校开除后,卡尔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损害了祖母的尊严。想到祖母苍老的面庞,他无地自容。

    走在匆忙的人群中,卡尔看见了一个小个子的老者,他的钱包露了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瞬间,欲望控制了卡尔,他跟随着老者,走街串巷。终于,老者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

    卡尔的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一刹那间,钱包就落到了卡尔的手中。

    卡尔本来是这样设想的:拿到钱包后,冲老人扮一个鬼脸,然后逃之夭夭。

    但他的手却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老人的手像钳子一样抓住了他的手。卡尔看到了一张狰狞的脸,可怕的脸。老人什么也没说,反身将他塞进了身后的小屋里。

    老人问他,说吧,怎么办?是送到警察局,还是私了?

    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卡尔垂头丧气地说。

    那好吧,看来你是个惯犯,有这样的本事也算了不起。我有个孙子,很想学会这一招,你将欲望和技能卖给他吧。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他叫奇里,你现在把你所有的技术传给他。但要记住,以后你永远不能再有这样的欲望和行为了,否则你就是侵权。如果发现你再做坏事,就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和专利局,因为你同时犯了两大罪,要受到严厉制裁。

    老人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卡尔不同意。老人拿出一张协议书,抬头写着:出售欲望协议书。老人握着卡尔的手,让他摁下了手印。

    卡尔被放出来时,感到一阵恐惧和失望。他想到了老人的脸,那双有力的手,还有那张协议书。

    卡尔回到家时,祖母正在与老师谈话。看到祖母向老师求情的表情,卡尔不由失声痛哭。他发誓再也不做对不起祖母的事。

    回到学校后,卡尔解散了“坏蛋组织”,一心一意做个好孩子。欲望再次袭来时,眼前便立刻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脸。他不敢出手,他害怕报复,害怕那间小黑屋。

    卡尔考上高中后,身上的臭毛病彻底改掉了。渐渐地,祖母也年迈多病,无力再管制他。他学会了自立,每天帮祖母打扫房间、做饭,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天,卡尔正在侍弄庭院里的鲜花,一位老人推开了他家的院门。卡尔上前询问,却发现是那张可怕的脸。正是那个老者。

    卡尔心想,他一定是想将以前的事告诉祖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见到祖母,否则祖母的病会雪上加霜。这时,老人走了过来,脸上却荡漾着慈祥的微笑。他摸摸卡尔的头,问:你奶奶呢?

    她不在家,出去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病中老人!卡尔正言厉色。

    学会护着奶奶了?好孩子,我是来看望你奶奶的,这不,牛奶、鲜花。老人说着,指了指手中的袋子。

    原来他和祖母认识。卡尔一脸疑惑。

    老人进了屋,屋内传来了奶奶与老人开心的对话。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听到一半时,卡尔禁不住潸然泪下。

    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这位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这样做,既彻底解决了问题,又不让卡尔失去人格和尊严。

    这个出售欲望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出售欲望”为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耐人寻味,给读者以充分想象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B.文中老人上门来看望祖母的情节,既对前面情节作了合理的解释,又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了祖母和老人对卡尔的无限关爱。

    C.“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一句,一方面表明卡尔内心十分恐惧,另一方面表明他对原来的偷抢行为深深自责。

    D.小说通过讲述卡尔在祖母和老人的巧妙教育下彻底改掉了坏毛病的故事,表明亲情与尊严的重要。

    2选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巧妙设置悬念,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选文最后说:“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题目: 的你, 的我;

    (2)下面几则有关反省的经典言论,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