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试管口应该倾斜
B.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气泡放出时就开始收集
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
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灯泡通电发光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湿衣服晾干
D. 食盐水的蒸发
3、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C.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CO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
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铁生锈需要水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
D.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5、“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是指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6、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液体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30mL,接着他倒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10mL。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倒入的液体体积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7、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下列有关苹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苹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
B.切开苹果能闻到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因苹果中含大量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D.苹果中含有的多种微量金属元素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8、1783年,拉瓦锡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水的组成: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铁作催化剂
B.出口处点燃可燃性气体可以看到蓝紫色火焰
C.实验中水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推翻“水是单一元素组成”的论断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
B.丙、丁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不一定与甲物质中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C.甲可能是单质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是14:11
10、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原子应该有( )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1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使用一次性碗筷,方便快捷
C.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12、富氢水指溶有极少量氢分子的水。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所含氢分子静止不动
D.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CuSO4溶液(FeSO4)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CuCl2溶液(HCl) |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铁粉(锌粉) |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14、在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后,只有丙的质量增加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15、《开学第一课》提到武夷山的生态茶园,创造性提出了“茶豆油菜套作”的绿色生态模式,以下关于绿茶制作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晾晒,去除露水
B.高温,破坏酶的活性
C.通过外力作用将叶片揉碎
D.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
16、将20℃时100g10%的氯化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至20%,可采取的措施是
A.蒸发掉一半溶剂
B.加入10g氯化钾
C.蒸发掉50g水
D.温度降至10℃
17、有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常做食品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会和任何物质反应
D.水中的鱼虾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18、在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铁片和铝片 | 蔗糖和食盐 | 区分酒精和水 | 空气和呼出气体 |
第一种方法 | 磁铁吸引 | 尝味道 | 取样点燃 | 用燃着的小木条 |
第二种方法 | 看颜色 | 加水看是否溶解 | 观察颜色 |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A.A
B.B
C.C
D.D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
B.收集氢气
C.滴加液体
D.溶解氯化钠
20、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SiO2
B.AlO
C.Al2O3
D.Fe3O4
21、下列选项中,物质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名称 | 氧化钙 | 汞 | 碳酸钙 | 乙醇 |
俗名 | 熟石灰 | 水银 | 生石灰 | 酒精 |
化学式 | CaO | H2O | CaCO3 | C2H5OH |
A.A
B.B
C.C
D.D
2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地壳中前四种元素含量模型
C.灭火方法模型
D.原子核结构模型
23、下列图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高温加热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Cl溶液加入NaCl固体
C.等质量的铁粉、锌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2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氮
B.氨气
C.一氧化氮
D.硝酸(HNO3)
25、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使用了甲醇。下列属于甲醇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比水小
B.可燃性
C.无色液体
D.易溶于水
26、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
(2)t2℃时,取甲15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C.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浴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28、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先对试管进行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_______,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29、用化学符合表示:
两个氢原子______
两个氢气分子______
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正3价______
有10个核外电子的粒子______
任填一个
30、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清新的空气;②铁粉;③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④河水;⑤二氧化碳;⑥液氧;⑦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肯定含有氧气的是______。
31、请根据图1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 ______;
(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是a、b、c,则a、b、c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 ;将这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
(3)如图2所示,烧杯内的试管中分别盛有含A、C两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并搅拌均匀,一会儿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量减少的是 ______ .
32、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 ;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 。
(2)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3)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
(4)加热铜绿: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排水集气时看到 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
33、现有石灰石、氮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请从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将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
(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2)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4)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5)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6)比较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是__。
34、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阡龙川河河水清澈见底,可以饮用,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龙川河河水日益枯竭、污染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当何如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分别提出一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
35、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__;
(3)2H2_________________.
36、下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两类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______性。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一氧化碳(C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4)图中涉及部分相关物质有:①硫粉;②一氧化碳;③葡萄糖(C6H12O6);④二氧化硫;⑤液氧;⑥食用醋。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
37、水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作用,如作溶剂、洗涤剂、润滑剂…。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请分析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电解水实验,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2)图B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的溶解操作,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图C中是铁丝燃烧实验,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水还可以用_______代替。
(4)图D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对于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对于热水中的白磷,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8、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还应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
(3)张老师要制取一瓶氯气(Cl2)做演示实验,反应原理是MnO2+4HCl(浓)MnCl2+Cl2↑+2H2O。已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张老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此装置还需_____。
39、实验室里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克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40、在做铁丝和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都放少量的水。各有什么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