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B. 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
C. 根据杭州出台的国内首部网络交易政府规章,卖家如果骚扰、威胁消费者,违背消费者意愿,修改交易评价,将对其处以最高两万元的罚款。
D. 如今,我们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①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
②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③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④《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⑤《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⑥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A.②①③⑥⑤④ B.②④③⑥⑤① C.④③①⑤②⑥ D.④③①⑥⑤②
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名微而众寡(微小、低贱)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B.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其文约,其辞微(微妙)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周室微,陪臣执政(衰败)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的) 猥以微贱(卑微)
4、阅读下面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6-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单位:亿元)
A. 九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金额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B. 2010年前票房增长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
C. 2010年至2011年增长率缓慢下降
D. 2011年之后增长率呈现出平缓稳定的增长趋势
5、对本文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下面几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交代文章的写作线索
B.揭示文章的主题
C.指出文章的写作对象
D.揭示文章的题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识汉斯吗
刘怀远
如果你第一次跟张奶奶拉家常,见面说不了三句话,张奶奶就会问你:你认识汉斯吗?医生,德国人。
张奶奶闺名芝秀,慈惠墩人,十多岁上父母双亡,孤零零的她被汉口的姑妈领了去。姑妈家住在裕华纱厂旁,迫于生计,芝秀小小的年纪也进了纱厂做女工。织工从早到晚,两只眼睛总是瞪圆了盯住织机,稍微发现一点毛病,眼到手到,飞快地摆弄梭子,不让织机上出一点瑕疵。时间不长,芝秀的眼睛红肿起来,肿痛,视物模糊,其中一只眼睛里还流出白色的汁液来。姑妈先是请来游走的郎中,郎中卖给几包草药。不想敷用后,眼睛钻心地疼,还看不见东西了。姑妈又慌忙领着去看保善堂的先生。先生看了,也是摇摇头,说,可惜了这么漂亮的丫头,还是趁早做手术吧。芝秀问,做手术能好?
好是好不了,是提早割除了坏眼,不影响以后装个假眼,闺女家家的,怎么说也是爱美。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诊费先付,至于落个什么后果,与本堂概不相干。
芝秀呜呜地哭,姑妈劝她,别哭了,再哭对眼睛更不好了。芝秀说,反正是要瞎了的,还能再坏到哪里。
姑妈叹口气,这么年轻的孩子,怎么能没有眼睛呢。没有了眼睛,这一辈子可怎么过,我可怎么跟你死去的爸妈交代啊。
芝秀说,没了眼睛,我也不活了。
姑妈说,要不死马当活马医,我去请个洋大夫来看看。
就请来了汉斯。德国人,在汉口开诊所。汉斯来了,仔细地查看了病情,也是摇摇头,说我也没有办法。
芝秀又伤心起来。汉斯见她抽泣,又用手指在芝秀眼前晃了晃,芝秀眨了两下眼睛。汉斯又点点头,也许还是可以好的。
姑妈说,能治就好。快用药吧。
汉斯说,我给清洗干净了,还需要打一针盘尼西林。你们,打得起吗?
芝秀不知道什么是盘尼西林,姑妈可是听说过的。那个时候的盘尼西林堪比黄金,一是稀少,二是金贵,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你有这个救命的药吗?姑妈问。
汉斯点点头。
姑妈就僵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
芝秀问,多少钱啊?
汉斯没有回答,而是问,你在哪里做工啊?
芝秀说,纱厂里当女工。
汉斯微微一笑,那要你不吃不喝,半年的薪水。
芝秀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姑妈对芝秀说,秀,别怪姑妈不给你打针,姑妈实在是……
芝秀说,姑妈,我谁都不怪,只怪我自己命苦,自小没了爹,又没了妈,若不是姑妈收留,说不定我早死了,我怎么还能怪姑妈?眼睛瞎了是命,不怪姑妈,只是今后成了一个瞎子,又要拖累姑妈了。
姑妈也忍不住地哭起来。汉斯在一旁看看芝秀,又看看姑妈,看看姑妈,又看看芝秀,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汉斯摸摸大鼻子,挠挠头,说,上帝呀,真是可怜的孩子。要不这样,我先给小姑娘治疗打针,等你们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给,好不好?
姑妈望望芝秀,芝秀望望姑妈,却看不清。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汉斯已经用注射器配药了。
盘尼西林注射到芝秀的身体里,没过几天,芝秀的眼睛真的神奇地好了。
芝秀找到汉斯的诊所,才看清了汉斯的模样。芝秀说,谢谢你救了我。
汉斯仔细察看了芝秀的眼睛,高兴地拍拍她的头说,痊愈了,你的眼睛完全好了。
芝秀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说,我现在还是没钱给你。
汉斯摸了下大鼻子说,我说过了,你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来还。
你放心,我有了钱一定来还你!
好的,你去吧,不过你要记住,不论再做什么事,一定要爱护眼睛哟!汉斯双眉往上一耸,眼睛透出微笑。
芝秀正想着是回裕华纱厂,还是干点别的。日本鬼子的炮弹飞来了。芝秀拉上姑妈跑回了慈惠墩。
日本人被赶走后,芝秀和姑妈又回到汉口,汉口已找不到一个叫汉斯的德国医生,也找不到一家外国人开的诊所。
“外国人漂洋过海地来开诊所,那么贵的药,一分钱都没给人家。”年老的张奶奶逢人便说,逢人便打听。
“你认识汉斯吗?医生,德国人,不是他,多少年前我就瞎了。”随着来汉口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特意学会了几句英语的张奶奶有机会就拉住外国人,跟人家打听:“你认识汉斯吗?我欠着人家药费呢,从没来要过,好人呐。如果他本人不在世上了,我答谢他的子孙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啊。”
汉斯,仿佛从没来过汉口一样,没有一丝消息。
张奶奶立了遗嘱,做出她这个年龄老人的惊人之举:身后捐献眼角膜。
(选自《天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你认识汉斯吗”为题,既简明扼要她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又以简单的问句形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汉斯愿意为芝秀赊账注射盘尼西林,一方面是因为芝秀太可怜,另一方面源自汉斯是一个有爱心、有医德的医生。
C.小说设计姑妈和芝秀到保善堂看病这一情节,其作用除了表现中医的落后,更主要是为突出汉斯形象所做的反衬。
D.小说在叙述方式上与鲁迅的小说《祝福》相似,都采用了倒叙,这种倒叙方式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2】寻找汉斯,成了张奶奶一生的责任和使命。试结合对小说的理解,分析张奶奶这样做的原因。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汉斯,有人认为是芝秀,你认为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写。
(1)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语句是: , 。
(3)《师说》中总结第一段概括择师标准的是: , 。
(4)孟子以为失其本心的行为的语句是: 。(《鱼我所欲也》)
(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句子是: , 。
(6)在《游山西村》中诗人表现告别农家,表现农家与自己亲密的交情的句子是: , 。
(7)《己亥杂诗》中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气概的诗句是: , 。
(8)《钱塘湖春行》中着重写诗人的感受,突出蓬勃的春意,正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两句是: , 。
(9)《渔家傲》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 , 。
(10)《蒹葭》中,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 ,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3)世人皆浊,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赠花卿》)
10、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无声的人和江景衬托琵琶女一曲弹罢后的艺术效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一词中,表现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曾子说做人每天都要“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诚恳尽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内心才是踏实的。
(2)《赤壁赋》中面对客将人生看做如蜉蝣一样已逝的感叹,苏轼同样用了一个比喻,借“月”的“___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后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①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 ①裴迪,唐代诗人,晚年入蜀做幕僚,与杜甫常有诗歌唱和。裴迪原作已佚,但其中裴迪可能表达了自己无法折梅相赠的遗憾。②何逊,南朝梁代诗人,曾于扬州作《咏早梅》一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迪诗中写到东亭梅花,杜甫将之和何逊诗作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裴作的欣赏。
B.颔联上句紧扣诗题中的“相忆”,杜甫对雪遥遥相忆,抒发了对裴迪的无限思念。
C.颔联下句紧扣诗题中的“送客”,用一个疑问句表达了乱世中彼此的身不由己。
D.尾联回到现实,以眼前所见江梅盛放催人白头,婉转地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愁绪。
【2】明代王世贞认为颈联为“古今咏梅第一”,请赏析此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①,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②安得,而攻金蒲城。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车师,古西域国名,西域都护府。②后王,国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
B.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
C.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
D.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是古代重要的军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隋唐以后,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B.崩是指帝王或王后死去,周代称诸侯死为薨,士人死称为不禄,卿大夫死称为“卒”。
C.大鸿胪是中国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的官职,秦及汉初为九卿之一。
D.迁,古代指官职的升迁、改任或降职。文中“迁长水校尉”中的“迁”指升职。“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中的“再迁”指第二次升迁。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恭忠诚勇敢,不受名利诱惑。匈奴派人许以高官、美女招降他,耿恭把毒药涂到箭头上,借着暴风骤雨,耿恭率领将士杀伤很多敌人。
B.耿恭为国建言,却遭无端弹劾。耿恭曾上书朝廷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汉阳,坐镇安抚凉州,这违忤了马防的心意。耿恭后被弹劾下狱审治。
C.耿恭战功卓著,降者数以万计。他作为副将出征西羌,马防还京后,耿恭歼敌千余人,几万人都到耿恭军中投降。
D.耿恭为人正直,坚守节操道义。耿恭与士兵真诚相待,同患难共生死;作战勇猛,不惜牺牲生命;坚持正义,不怕冒犯权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2)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
【5】匈奴和车师攻打耿恭,耿恭只剩数十人,最后匈奴兵为什么解兵离去?请简要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精神有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
作家在文末说:这精神的三间小屋,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作柱,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作梁,最后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三间小屋!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假如你也有精神的三间小屋,你要放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