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2、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3、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心理紧张是难免的,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父母
C.经常服用安眠药催眠
D.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5、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6、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枝
B.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7、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狗的长毛和卷毛 ③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⑤人的双眼皮与色盲 ⑥人的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与两栖类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④卵有卵壳保护 ⑤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⑥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10、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气体产量均下降
B.30℃时,酵母菌的活性最强
C.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活性逐渐减弱
D.40min时,温度越高气体产生量越多
11、嫁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常用方法。嫁接的关键是:( )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要选择好接穗和砧木
12、父母都是双眼皮,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此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
A.Aa
B.aa
C.AA 或aa.
D.AA
13、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
C.家鸽的卵都能孵出雏鸟
D.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14、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
15、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6、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7、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18、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9、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遗传
D.隐性性状是由两个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1、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_____内,并在_____内发挥作用,表现出_____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22、无性生殖的优越性是能保持植物体的________,加快________.因此葡萄、杨树、柳树、菊花等植物的快速栽培,经常采用无性生殖中的________.
23、人们根据自己的________ 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_________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________ 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24、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玉米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6粒玉米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如下图所示。
(4)将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问题:
(1)将A与B、C玻璃杯进行比较,可以研究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有同学将B、C作为对照实验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样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指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早春农民播种某些作物后常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这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种子的萌发。若对此条件进行探究,你认为本实验该如何设计,请简单的写出你的实验探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移栽玉米幼苗时,为保证成活率,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图中动物 (用代码表示)不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原因是它们的体表必须保持 ,才能正常进行呼吸;而其它动物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的体表都具有 结构。
(2)图中A与其它动物相比,不能快速运动,原因是它没有 。
(3)与图中其他动物相比,B、E都具有适于飞行的呈________形的结构。
(4)图中E、F在繁殖方面都具有复杂的行为(如筑巢、育幼),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区分,上述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5)若根据结构将图中动物分成甲、乙两组,且A一定在甲组,则你认为乙组应包含哪些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码表示即可)。
26、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______(英文缩写)引起的,它是这种传染病的 _________。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_________系统。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
A.血液 B.乳汁 C.精液 D.握手
(3)注射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大力开展禁毒运动,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
(4)为了更好的预防艾滋病,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7、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28、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_____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_____合成的,因此又被成为化学药品制剂。
29、“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所采取的无性生殖方法是______.
30、植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_____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_____的遗传特性。
31、将下列发酵产品与其相应的微生物用线连起来
32、吸毒极易成瘾,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我们青少年应“抵制毒品,参与禁毒”._____
33、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30厘米、8厘米的五面盒子,上面用透明玻璃板遮盖。
第二步:盒子中线两侧分别放入等量的湿土和干土。
第三步:在盒子中央放入正常生长的10只鼠妇,盖上透明玻璃板后静置3分钟,统计干、湿土两侧鼠妇的数量,重复实验多次。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平均值 |
干土侧鼠妇数(只) | 2 | 3 | 1 | 2 | 2 |
|
湿土侧鼠妇数(只) | 8 | 7 | 9 | 8 | 8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分布在湿土处鼠妇的数量有______只,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每次都要用10只鼠妇,重复实验多次,主要是为了______。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
34、多指、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下图为小明家的遗传系图谱,请分析作答:
(1)多指为__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来自第一代的1号的几率是__________。
(4)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