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庆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生物(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狗的后代还是狗

    C.女儿的脸型与母亲相像

    D.父母不识字,儿子也不识字

  • 2、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 3、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

    D.节肢动物

  • 4、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 7、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闻名。有人将其引进到双流种植后,果实的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可以看出(     

    A.环境引起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C.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环境改变引起的甜度变化不遗传

  • 8、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 9、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 10、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 11、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 12、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13、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 14、下列动物的特征对防止水分丢失没有作用的是

    A.蛇的体表有鳞

    B.鳄鱼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狮子的体表有毛

  • 15、“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16、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 17、《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5万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

    B.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

    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 18、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 19、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 20、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酗酒和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

  • 22、我们一般所说的“作茧自缚”中“茧”是指 ________ 阶段。

  • 23、大气中近70%的氧气来源于________

  • 24、关于生命的起源,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观点,如A.自然发生论、B.宇宙生命论、C.化学进化论、D.神创论、E.生生论等,请在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前标出其对应的观点. 

    Ⅰ.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物种是一成不变的._____

    Ⅱ.生命是由非生命的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____

    Ⅲ.生物只能来自生物,不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_____

    Ⅳ.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先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经长期演变形成的._____

    Ⅴ.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_____

  • 2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__,而动植物的遗体中存留的能量则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所利用.

  • 26、人体的免疫包括 (生来就有的)和   (后天获得的)两大类型。

  • 27、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_________是常用到的方法。

  • 28、神州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震撼了世界。“神七”航天员在太空生活,从地球携带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这些物质至少必须包括____________等。

  • 29、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若性染色体是______则为男性,若性染色体是______则为女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______条,则产生的生殖细胞有染色体______条。

  • 30、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_______构成的免疫防线,属于________免疫,不具有选择性或________性,针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合理的用直线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__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如图是米勒实验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整个装置模拟______,由A泵入混合气体前,需要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干净,其目的是______

    (2)C装置模拟______,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可能存在的是______

    (3)此实验表明______

  • 34、某小组同学在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放10粒豌豆种子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问题: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5%

    0

    95%

    0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_组对照实验。

    (2)甲和丙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

    (4)根据甲、乙两组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