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2、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3、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气体产量均下降
B.30℃时,酵母菌的活性最强
C.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活性逐渐减弱
D.40min时,温度越高气体产生量越多
4、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5、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6、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7、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8、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9、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0、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1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12、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13、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14、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15、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16、决定豌豆种子圆滑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种子皱缩的是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皱缩种子的豌豆的基因组成示意图如下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8、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1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20、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21、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2、春季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正是流感多发季节。某校为了预防流感制订了一些相关措施,现列举如下:①加强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③落实晨检制度。校医或班主任每天早上应逐一检查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上述材料,请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流感病毒进入人体,首先要突破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资料中的第①条措施属于______,第②条措施属于______。
(3)小军被同学传染了流感,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小军在患病前属于____,患病后属于_____。
(4)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流感,可给在校健康学生打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_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从而抵抗流感病毒的感染,这属于_____免疫,流感疫苗可称为_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
23、酒酿是________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________发酵的结果。
24、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破坏了蝌蚪的_____,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科学家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_____,发现停止发育的蝌蚪又发育成蛙.此实验说明该激素的功能是_____.
25、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和________所形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就________.
26、食品腐败的基本原因是气温过高。( )
2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配子)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成单存在)。即体细胞=受精卵=2n_____=2n_____。
29、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_____,另一类身体里面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_____。
30、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院士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已创造了亩产过千公斤的世界纪录。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但都应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一般来说生物的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_____控制的,它们在体细胞中都是___________(填“成对”或“单个”)存在的。
31、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视而不见 ①警戒色
B望而生畏 ②拟态
C以假乱真 ③保护色
D你争我斗 ④竞争
E损人利己 ⑤寄生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32、药物包装盒上标示的“OTC”表示该药物属于非处方药。 (_____)
33、桑基鱼塘是南方农村的一大特色,图为的蚕生殖、发育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关于的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蚕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2)家蚕的生殖过程属于______变态发育。
(3)农民种植蔬菜时,要防止菜青虫,菜青虫在_______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4)与家蚕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____期。
34、法国一科学家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病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进行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进行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种免疫是____________,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____________道防线。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削弱的炭疽病原菌,它进入羊体作为______起作用,使体内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3)甲组绵羊在实验中是____________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