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2、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3、下列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①蛔虫 ②娃娃鱼 ③河蚌 ④喜鹊 ⑤蜗牛 ⑥青蛙 ⑦鳄鱼 ⑧蝗虫 ⑨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⑦⑨
C.②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③⑨
4、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①雄鸡报晓 ②鹦鹉学舌 ③蜘蛛结网 ④蜜蜂采蜜
⑤老马识途 ⑥孔雀开屏 ⑦狗钻火圈 ⑧蚯蚓走迷宫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⑥⑧
5、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种类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7、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8、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9、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表——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鲫鱼——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
10、下列生物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类人猿→人类
B.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C.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
D.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11、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12、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13、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14、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进行?( )
A.根、茎
B.叶、种子
C.花、果实
D.任何生活的部分
15、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16、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17、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生物种类 | 受精方式 | 发育方式 |
A | 金鱼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B | 青蛙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C | 狗 | 体内受精 | 体内发育 |
D | 蝴蝶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A.A
B.B
C.C
D.D
18、甲、乙患 者都为成年人 , 症状如下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患者 | 身高 | 智力 | 生殖器官 |
甲 | 70cm | 正常 | 发育正常 |
乙 | 70cm | 低下 | 发育不全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 岛素
D.性激素
19、如图是“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示意图,甲桶中的小球代表卵细胞,乙桶中的小球代表精子。你认为乙桶中的小球上应标上什么字母( )
A.全部标上X
B.全部标上Y
C.一半标上X,一半标上Y
D.全部标上XY
20、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21、科学家根据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某种生物生存的年代,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_______,越_______, ________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__,越 ______,_______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生物化石的,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米勒首创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可以证明生命起源过程中从________到 ________这一阶段是可能的。
23、抗体是________进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被我们叫做________。
24、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学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25、在鸡卵的结构中,_____________起保护作用,_____________能为卵的发育提供营养,其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_____里面含有_____________,已受精的卵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这一部分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
26、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_______和________等特征的统称。
27、精子由__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最后由__________排出。
2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片段。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分子和_______分子构成的。
29、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水蒸气.
30、洋葱根尖包括的四部分:根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将下列鸟和它们的雏鸟类型对应起来。
燕子________ 鹅________ 大雁________ 麻雀________
A 早成鸟 B 晚成鸟
32、嫁接时,保证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保持接穗和砧木粗细一致便于观赏。(_______)
33、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主材料为落叶,请你对小明作一些指导,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树(选“相同”或“不同”)的落叶_____(选“均等”或“不均等”)分成甲乙两组.然后将甲、乙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目的是_____(选填“使树叶保持新鲜”或“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些日子后,甲组树叶无腐烂现象,乙组树叶有腐烂现象,可说明_____.
(3)实验过程中是否可以不对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_____.(选“可以”或“不可以”).
(4)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你应该_____.
34、下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B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
(2)图中树根处代表的是原始生命,它诞生于____中。
(3)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可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__,分类地位由___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