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雨水中含有的
2、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大多数遗传病目前仍然难以治愈。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
B.变异一定会导致产生遗传病
C.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几率
D.血友病、色盲都属于遗传病
4、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5、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6、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7、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8、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9、“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0、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11、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数据如下图如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为酒精浓度
B.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伤害增加
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12、下列变异现象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
B.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心肺功能较强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13、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14、下列几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狐的短尾和猫的长尾
B.菊的黄花和白花
C.花生仁的椭圆形与紫红色
D.狗的黑毛与卷毛
15、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用落地生根的叶子繁殖植株
C.用小麦种子繁殖幼苗
D.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16、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7、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表——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鲫鱼——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
18、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19、将成熟的新鲜香菇有菌褶的一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几天后移开,在白纸上发现放射状的白色粉末印迹。这些白色粉末是香菇的:( )
A.花粉
B.孢子
C.芽孢
D.种子
20、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21、地球上现存的四类人猿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它们大都生活在________ 洲和__________洲的热带________ 中,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目动物.
2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____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24、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 、筑巢、 、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25、将下列仿生动物与仿生结果连线。
(1)猪鼻子 A.荧光灯
(2)乌龟的背甲 B.悉尼剧场等薄壳建筑
(3)萤火虫 C.雷达
(4)长颈鹿 D.宇航员的航天服
(5)蝙蝠的回声定位 E.防毒面具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26、应对煤气中毒病人所实施的紧急救治,不恰当的是( )
A.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
B.拨打“120”,告知地址和病情
C.实施人工呼吸
D.给病人服用牛黄解毒片,以缓解病情
27、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功能是产生________,消灭________,属于________免疫.
28、有人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的体质会增强,心血管疾病会减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
29、防止水土流失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那么开发新药属于________,提供食物又属于________.
30、下表是某同学的家庭成员某些性状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类型 | 父亲 | 母亲 | 女儿 |
单双眼皮 | 单眼皮 | 单眼皮 | 单眼皮 |
有无酒窝 | 有 | 无 | 有 |
有无白化病 | 正常 | 正常 | 白化 |
(1)表中调查结果显示父亲母亲肤色这一性状是相同的,都是正常,但女儿是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表格中能够说明生物具有这一现象的调查结果还有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遗传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即可)
(2) 已知决定有酒窝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请写出该同学的基因组成:________。
(3) 从第3项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出决定白化病的基因是_____性基因。这种遗传病多发生在___________家庭中,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_____________。
(4) 如果该同学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两组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嫁接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才容易成活。(_______)
33、上课前李老师发动同学们到校园里捉些鼠妇来做实验。张敏同学在抓鼠妇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通道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光还是潮湿程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她进行了探究。将一个正方形的铁盘,以横、竖中线为界分成四个区,分别标出A、B、C、D,四个区设置的条件分别是,A区明亮并放入干燥的土,B区明亮并放入潮湿的土,C区黑暗并放入干燥的土,D区黑暗并放入潮湿的土。鼠妇可越过界线,在四个区来回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心位置放入20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中鼠妇的数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张敏同学在实验中探究了_____种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_两个区进行对照。
(3)选择A与B区进行对照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认为不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敏同学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四区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光与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你认为该结论_______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
(5)在第10分钟后统计时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D区,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国民间有很多俗语和谚语都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燕子飞得低,出门带蓑衣”等,黄鼠狼和燕子它们的形态结构各异,却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鼬,俗称“黄鼠狼”,属于哺乳动物,全身体表______,具有保温作用;黄鼬用____呼吸,体温恒定,生活环境较为多样。
(2)北京雨燕,俗称“楼燕”,其体表覆盖______,前肢变成翼,在龙骨突上附着发达的_________,可牵动翼的振动进行飞行。
(3)《采桑子》中有关燕子的诗句:“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来到北方属于__________行为。
(4)在解剖黄鼠狼和燕子的时候发现,这些动物体内有“骨架”结构,而像蚯蚓、蜗牛体内没有这样的“骨架”结构,学习了生物之后我们知道黄鼠狼和燕子体内的“骨架”是________,若动物体内没有“骨架”,我们把它们称为___________。
(5)谚语“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描述了降雨前燕子降低飞行高度的现象,降雨之前冷暖气流交汇会产生高速气流,不利于雨燕的高空飞行。此外,燕子捕食的某些昆虫也会因翅膀沾湿而低空飞行。由此可见,这句谚语______(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