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通入氧气,点燃 |
C | 比较铝合金和铝的硬度 | 相互刻画 |
D | 除去水中少量泥沙 | 过滤 |
A.A
B.B
C.C
D.D
3、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宣布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下列应对气候变暖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清洁能源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践行绿色出行
D.大力发展畜牧业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利用跨临界流体将水制得了“最快的冰”。下列关于“最快的冰”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冰的是H2O
B.水分子不再运动
C.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D.水结冰是化学变化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新能源:天然气、地热能、风能
B.混合物:18K黄金、赤铁矿、大理石
C.空气污染物:CO2、SO2、PM2.5
D.溶液:可乐、豆浆、啤酒
6、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夹持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结束时,应该在停止加热之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D.一氧化碳有毒,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7、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饮用水要求净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净水器可以实现该目标,此净水器工作时最关键的一步操作是
A.静置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8、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天然气做燃料:
B.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水通直流电分解
D.氢气还原氧化铜:
9、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
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
C.生产水煤气:C+H2OCO+H2
D.工业制烧碱:Na₂CO3+Ca(OH)2=CaCO3↓+2NaOH
10、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2、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试验
B.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防治扬尘
C.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测到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后爆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
16、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氮气和氧气——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区分软水和硬水——分别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D.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解,比较溶解后温度的变化
17、某同学在化学开放实验课做了以下实验:①向有镍(Ni,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丝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②将镍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溶液M;③把铁丝浸入M中,无明显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得出金属活动性:Ni>H
B.②镍丝表而覆盖一层红色固体
C.②的化学方程式:Ni+CuSO4=Cu+NiSO4
D.②③能得出金属活动性:Fe>Ni>Cu
1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一切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1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20、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A.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2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
B.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C.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2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 |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B | 检验硬水和软水 | 取等量样品,加热蒸干,观察现象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气体点燃,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
D |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23、下列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a、d两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相同
C.a、b两粒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b、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2
24、某种药品说明书里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5、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备和探究性质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制CO2的药品 | B、发生装置 | C.收集装置 | D.探究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
A.A
B.B
C.C
D.D
2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氧气——纯净物
B.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化合物
C.氦气、氢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氯酸钾——氧化物
27、从分子观点看,酒精挥发说明分子是______,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其原因是_____。
28、编号为①~⑤的下列物质:①液氢;②氧气和臭氧;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④蒸馏水结的冰和水;⑤碳酸钙。
属于单质的是(均填代号,下同)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此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2)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
(3)40℃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0、采用熔盐蓄热储能的光热发电站,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该发电站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
(2)熔盐蒸汽发生器中,冷水被加热产生蒸汽, 推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该发生器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贮罐中的熔盐为60%NaNO3、40%KNO3,该熔盐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Na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31、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
(2)A中每一种分子所构成的物质都属于______(填物质“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_____(微观角度)。
(3)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氯元素同周期,且比氯元素少两个族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2、实验剩余的药品不随意丢弃,要放回原瓶,体现了节约的原则(________)
3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了推进美丽家乡建设,了解自然环境保护情况,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城镇小河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与探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该小组取回的水样有些浑浊和异味,请你分析河水浑浊和有异味的原因是:_________,由此可知河水肯定是混合物;
(2)他们用右图所示的自制简易净水器进行了处理,得到了清澈的水,如图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他们可用_______检验净化后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检验结果是产生的泡沫较少,则可初步判断是_______,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请你写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合理化建议:_____。
34、根据题目信息,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气分子______;
(2)5个氯离子______;
(3)3个氧原子_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35、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求填空。
①常用来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③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
④如需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图中还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
(2)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①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
②给试管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处。
③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
36、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各空:
(1)一个氢原子________ (2)氧气_______
(3)氢元素________ (4)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5)2个钠离子________ (6)氧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氩元素____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9)五个氮原子________ (10)一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11)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
(13)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14)水___________ (15)二氧化硫_________
37、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室现有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用
装置制取氧气的表达式________.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
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
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③④⑤①②⑦⑥
、③④⑤①②⑥⑦
、③⑤④②①⑥⑦
、④③⑤①②⑦⑥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可能原因是________.固定装置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_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试管与B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2)检验B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39、育才中学实验室模拟工厂治污原理,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一方排出含2%HCl,其密度为1.03g/mL,一方排出含4%NaO0H,其密度也为1.03g/mL,然后在池中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排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处理后废水pH为8时,此时控制含NaOH废水的阀门应调_____(填“大”或“小”)
(2)当处理后的废水pH约为7时,如果含HCl的废水流量为8L/s,则含Na0H废水的流量约为________L/s(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40、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