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三个玻璃杯所盛液体从左至右依次是( )
A.a、c、b
B.b、c、a
C.a、b、c
D.b、a、c
2、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观察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C.读数时,视线可以从甲方向观察
D.记录下,“一拃”的长度为19.0cm
3、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量筒
D.秒表
4、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5、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屏幕上的皮影
B.水中的倒影
C.雨后的彩虹
D.弯折的筷子
6、下列四幅图中的物理实验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A.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出,听不到闹铃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B.悬挂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蝙蝠通过次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D.小孩吹一个带“活塞”的塑料管,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管振动产生的
7、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3.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是( )
A.12.34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都不变
B.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C.能装 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甲图中的刻度尺读出此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当乙图中成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依然可以成清晰的像
C.当乙图中成清晰的像时,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放一块近视镜片,此时将光屏向右移动,可以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
D.如果用不透明罩将蜡烛的焰心尖端罩住,光屏上的像依然完整但变暗
10、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笔尖里有个球珠,写字时,球珠在纸上滚动,把沾在球珠上的墨水留在纸上,封闭在笔芯中的压缩氮气推动墨水向笔尖流动,就能连续不断写出字来。用“太空圆珠笔”写字的过程中,笔中不变的是( )
A.墨水的密度
B.墨水的质量
C.氮气的密度
D.氮气的质量
1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值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在1.0nm~1.5nm 之间
C.汽车在市区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 1.1m/s~1.3m/s 之间
12、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18s、0.15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图中的( )
A.
B.
C.
D.
13、生活中“测量”无处不在,测量工具的使用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B.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实验时为了方便实验操作可以将温度计与容器的壁接触
C.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增减砝码时需要用镊子夹取
D.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读数时视线可以不与凹液面的最低点齐平
14、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为的,可能是( )
A.行人
B.飞机
C.蜗牛
D.火箭
15、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 30 | 50 | 70 |
液体的体积V/cm3 | 10 | 30 | 50 |
A.3.0×103kg/m3;10g
B.1.7×103kg/m3;10g
C.1.4×103kg/m3;20g
D.1.0×103kg/m3;20g
16、身高为1.6m的李华,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cm,站在竖直的的平面镜前1m,为了通过面前的竖直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 )
A.1.5m
B.1m
C.0.75m
D.0.8m
1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酒精的沸点是78℃)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18、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19、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20、图为用水泥砖块铺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对于工人手中所拿砖块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宽约100cm
B.体积约
C.质量约2.5kg
D.密度约
21、.物态变化现象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2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 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2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不能直接听到同伴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
B.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
C.美海军通过“蓝鳍金枪鱼”的预定位声呐系统搜寻马航失联飞机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24、在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回声,原因是( )
A.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B.回声被学生挡住
C.教室里没有回声
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
25、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或思考,下左两冰棍冒 “白气”的示意图中,与实际相符的应该是冒出的“白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的。
2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______。
27、小明用闪光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小明所拍照片如图所示,则纸锥下落到 B 点的速度为___ cm/s。
28、在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在称量过程中,应该遵循__________(选填“左物右码”或“左码右物”)的原则。
29、生活中有很多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应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1)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______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汽车窗户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的方法,来______压强,从而破坏玻璃窗逃生。(以上三空均填“增大”或“减小”)
30、下表是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其中声音在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质 | 空气 | 水 | 尼龙 | 冰 | 松木 | 水泥 | 铁 |
速度(m/s) | 340 | 1500 | 2600 | 3230 | 3230 | 4800 | 5200 |
31、自身质量为72kg的运动员在地球上可举起600N重的杠铃。则到月球上他的重力为 _____N;他在月球上可以举起质量为 _____kg的杠铃。
32、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发的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它的最大下潜深度为1050m。如果地震仪的质量为1.5t,则地震仪在海水中悬浮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m3,下潜到最大深度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地震仪在深海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取ρ=1.0×103kg/m3,g=10N/kg)。
33、身高170c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2s后小明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
34、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
35、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 水的沸点是100 ℃
36、有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1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40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了瓶口。(ρ水=1.0×103kg/m3),求:
(1)瓶内水的总体积;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瓶内石块的密度。
37、某列高铁的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站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里程 |
上海 | ﹣ | 09:00 | 0 |
南京 | 10:00 | 10:15 | 295 |
济南 | 12:15 | 12:30 | 912 |
北京 | 13:30 | ﹣ | 1350 |
(1)从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时间为多少小时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38、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①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②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
39、如图,是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的光路图,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______)
40、请在图中完成过焦点F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 )
41、“山水有相逢,“楠萍”迎客来”,将福建第十七届省运会吉祥物“楠楠”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楠楠”的受力示意图(O点为“楠楠”的重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