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变大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远离安全门
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C.“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与日食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
D.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3、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你不同意的是( )
A.小明同学认为这两种实验器材乙图最为合理
B.甲图两侧挂等质量的钩码,纸片保持静止,挂上质量不等的钩码,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C.甲图将纸片转动一定的角度,释放后纸片马上转回来,说明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D.甲图,将纸片撕开,两瓣纸片都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关于、
和它们的变形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
C.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D.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和乙一样大
B.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D.两物体在末相遇,且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次声波不可以传递信息
8、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9、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0、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
11、2023年12月26日,四川首条最高时速为的成宜高铁开通,小智坐在正以
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发现,座位上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置于身前的桌上,杯中的水不会溅出。若认为纸杯的速度也是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务员
B.桌子
C.铁轨
D.车厢
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B.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3、如图,是小明在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阳光中还“瑟瑟发抖”的情境,其原因是( )
A.凝固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
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A.太阳光:聚到一点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C.用放大镜看字
D.钢笔“错位”了
15、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kg,密度为2.5g/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①容器的质量为100g
②液体的密度是3g/m3
③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的总质量是500g
①如果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g时,将小球投入到容器的液体内,将有100cm3的液体溢出来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6、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低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7、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则与推力平衡的力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18、如图所示,这是张老师正在讲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讲课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门外迟到的同学通过音色判断出是张老师在讲课
D.课堂上同学们保持安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9、你认为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约
B.人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初中生体重约
20、对下图四幅图呈现的现象形成的物理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河道旁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
B.水杯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光的反射
C.秧苗被栽得整整齐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我们能够看到美丽的花朵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21、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
2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考试用签字笔的长度大约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D.人感觉舒适的气温为
23、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庆观察到路上的行人嘴里会呼出一团“白气”;到教室后,小庆接了一杯热水,发现杯口也会冒出“白气”。下列关于这两种“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二氧化碳,后者是水蒸气
B.前者是汽化,后者是液化
C.两种“白气”都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4、如图所示,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锤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将年画左侧向上移动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锤线平行
D.调整重锤线,使重锤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25、泸二外校园足球赛正激烈上演,在比赛中,雄雄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由于______还能继续飞向球门;超超飞身将球扑停,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形状”、“运动状态”)。
26、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如何变化?__________。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不到完全抽真空,即使做到完全抽真空,仍会听到微弱的铃声,这是通过__________传出的。
2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min.
28、为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城市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决定”。燃烧烟花炮竹释放的烟尘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防治噪声的角度,禁燃是从_______处控制噪声。
29、据CCTV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 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请提出一个能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
30、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是________眼,需要选用________进行矫正。
31、表中记录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1)从表格数据可以知道,影响声速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深度约________m.
(3)打雷和闪电在天空中某处同时发生,小明看到闪电,2s后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处距离小明约____________m(已知:当时气温为15℃,光速取3×108m/s)。
3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6 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kg/m3;容积是1 L的瓶子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用去一半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________g/ cm3。
33、某同学测物理课本的宽度,测了三次,测量值分别是:18.33cm、18.32cm、18.34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______m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34、如图,一支重0.4N的试管管口朝下,管内封了适量的空气,恰好静止在水中央,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若将试管向下轻轻一压,放手后试管运动状态是______。
35、用常见物品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所测物品 | 质量/kg | 测得的重力/N | 重力与质量的 比值/N•kg-1 |
金桔 | 0.02 | 0.19 | 9.5 |
香蕉 | 0.05 | 0.49 | 9.8 |
苹果 | 0.08 | 0.78 | 9.7 |
鸡蛋 | 0.10 | 0.98 | 9.8 |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者“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_比;
(3)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g=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不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B.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C.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位置关系 D.探究弹簧的伸长和拉力的关系
36、质量为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若工人在
内将货物
匀速向上提高了
,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
,(
)求:
(1)拉力做的功;
(2)拉力的有用功;
(3)若用这根绳子和这些滑轮组成图丙所示滑轮组,利用它从水中提起一个重、底面积为
长方体货物
,当物体浸入水中某处静止时(如图丙),工人的拉力为
,求此时
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7、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0N,该测力计下端最多挂几个300g的钩码?(g=10N/kg)
38、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行驶(选“东”或“西”).
(2)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3)求运行5min时两车相距多远.
39、图中,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拉力F。
(_______)
4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人空气中,请画出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______)
41、小明乘电梯从5楼到1楼,当电梯匀速下降时,请在图中画出小明所受到的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