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辽源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丁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 2、光线经过a、b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B.a是凹透镜,b是凸透镜

    C.a、b都是凸透镜

    D.a、b都是凹透镜

  • 3、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的指针匀速转动

    B.运动员在100m直道上赛跑

    C.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D.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前进

  • 4、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训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关于犬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犬笛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由于人耳听不到犬笛的声音,所以犬笛不是声源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犬笛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5、《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6、为了中小学生在清晨或夜晚出行的安全,校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

    B.看到黄色的反光条是因为发生了色散

    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

    D.能够看到反光条是因为光在反光条表面发生了反射

  • 7、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变小

    B.将注射器封口,往里推活塞,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C.蜡的密度是,表示蜡的质量是

    D.影视剧中用塑料泡沫作场景中的“落石”是因为其密度小

  • 8、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

    A.地球

    B.空间站组合体

    C.月球

    D.太阳

  • 9、如图所示,小明给同桌变了一个小魔术:同桌看到杯子是空的,小明向杯里倒入一些清水,同桌看到空杯里面出现了一枚硬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同桌看到的“硬币”是虚像

    D.魔术原理与“海市蜃楼”现象原理相同

  • 10、下面是小明同学“声现象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物体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小

    D.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1、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D.近视眼镜的镜⽚------凸透镜

  • 1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 13、《史记》中记载,汉朝初期的齐少翁用剪纸做的人、物在幕后表演,用光照射,相应的人、物的“影”就放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下列和皮影戏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  )

    A.阳光下绿树成荫

    B.打靶时“三点一线”瞄准

    C.水中月,镜中花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14、如图所示,是一张“网红”照片,我国航母上的起飞助理正在给出战机起飞手势,起飞助理需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杂物吹到耳中

  • 15、在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蜗牛,据此小明认为“湿度可能会影响蜗牛的分布”。该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

    D.分析与论证

  • 16、如图所示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小于2f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较暗,是由于有部分光折射进入了水中

    C.若小李想把石拱桥拍得更大一些,可以将相机镜头靠近石拱桥,同时镜头向后缩

    D.若小李想把石拱桥拍得更大一些,可以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同时镜头向后缩

  • 17、天府艺术公园是位于金牛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如图是天府艺术公园中的成都当代艺术馆,它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见艺术馆是因为它是光源

    B.倒影是艺术馆通过平静的水面所成的等大虚像

    C.艺术馆的房顶呈白色,是因为屋顶吸收了所有色光

    D.我们感觉湖水比较浅,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产生的错觉

  • 18、如图所示是小阳和小光在大峡谷景区内体验“高空玻璃漂流”的游玩项目。小阳感觉前面的小光纹丝不动,小光感觉自己正顺流而下。小阳和小光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皮艇和玻璃滑道

    B.树木和玻璃滑道上的水流

    C.地面和树木

    D.玻璃滑道和皮艇

  • 19、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 20、下列光学器具中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倒车镜、④近视眼镜,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①与③

    D.①与④

  • 2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赛龙舟时锣鼓声震耳欲聋,如图所示,选手们在鼓声的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音调高

    B.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锣鼓声

    C.停止敲鼓,鼓声也立即消失

    D.热闹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 22、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光点P。光线AOOB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

    B.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C.若平面镜绕O逆时针转过,反射角会减小

    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下移动

  • 23、用测力计两次拉动同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2米/秒,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则(  )

    A.F1=0.5F2

    B.F1=F2

    C.F1=2F2

    D.F1=4F2

  • 24、某人上午8︰00从起点出发,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此人中午12︰00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10︰00时他行进在(  )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下坡路段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的存在。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力来维持。

  • 26、小南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有一个100g,一个50g,一个1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______g。若把此金属块带到月球,则它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2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摩擦阻力为 _____N,A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N。

  • 28、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在水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和“等于”).

  • 2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摄影探究小球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由此可判断小球下落时做什么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

    (2)如图乙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中情况的是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若测得小球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105cm,则AC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

  • 3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 31、现有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两个实心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若将其中一个金属球打磨成一个金属块,则金属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______好;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_大;电影里的“道具墙”用泡沫塑料是因为其______小。

  • 33、“熨斗糕”是蓬溪的特色小吃,我们可以寻着“熨斗糕”的香味去觅得贩卖的小巷,从物理角度讲,这是由于分子________的结果,燃烧煤炭给“熨斗糕”加热的过程,实质上是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

  • 34、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过去,镜子比白纸   (选填“亮”或“暗”),这是由于光在镜子上发生了   反射的原因(选填“镜面”或“漫”).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学习熔化时,聪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维护人员经常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除冰。据此,他觉得冰中含盐可能会影响冰的熔化,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分别用同样多纯水和盐水制得纯冰和含盐的冰;

    (2)用纯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

    -4

    -2

    -0

    0

    0

    0

     

    2

    3

    4

    (3)将含盐冰放入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某一试管,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若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______(大冰块/碎冰块),仪器安装应该______(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且最好不用选用______(甲/乙/丙)装置来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

    (4)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含盐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由此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②综合分析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_____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中的现象,提出一个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湿滑水平路面,司机利用滑轮组成功的将汽车拖了出来,其拖动过程可以简化成下图所示的模型。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1000N,20秒内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如果滑轮组及绳子质量忽略不计,绳拉车的力也水平,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求:

    (1)水平拉动绳端的速度;

    (2)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 37、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是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在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用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

    (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2)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 38、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2)如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419千米

    3

    南京南

    11:46

    11:48

    1018千米

    4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1318千米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01)

    (2)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两个路段的行驶过程中,在哪个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较大?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作图题

    (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①反射光线;② 进入玻璃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3)如图所示,补充光路图

  • 40、如图是一个正在摆动的小球,请作出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 41、如图所示,请画拔出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