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运动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八七会议通过的总方针是( )
A.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B.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3、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 )
A. 《民报》 B. 《新青年》 C. 《中外纪闻》 D. 《申报》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还我青岛
6、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7、英勇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军将领是
A.杨秀清
B.石达开
C.陈玉成
D.李秀成
8、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
B.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思想层面
C.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
D.技术层面-思想层面-制度层面
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孤立政策
C.扶蒋反共政策
D.积极扶助政策
10、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巴黎和会的据理力争,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1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成立强学会 B. 公车上书 C. 创办万国公报 D. 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12、给下面的表格设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应该是
时间 | 不平等条约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 | 《瑗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 《北京条约》 |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约40万平方千米 |
1860年1864年 |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44万多平方千米 |
19世纪80年代 |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 中国西北部 | 7万多平方千米 |
A.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英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C.法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D.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3、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A.《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讨袁檄文》
14、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生产
D.重视城市起义
15、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16、1927年8月1日凌晨,颈扎红领带、臂绑白毛巾的将士们,打响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枪。这描述的是( )
A.汀泗桥战役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7、1920年,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创办了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上海水泥厂)。解放前,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其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提出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
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
B.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的“另外一个人”最有可能指的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
A.日本
B.沙俄
C.美国
D.德国
20、习近平称赞道:“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勿改英雄气!”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
B.袁隆平
C.邱少云
D.邓稼先
21、1924年,中国国民党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_。
22、变法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_____》,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3、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5、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__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26、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27、____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
28、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请结合下列史实写出对应的条约名称。
(1)外国侵略者最初从 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2)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3)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4)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的条约是 。
29、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30、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民主建设、新型民族关系建设过程中分别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试分析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近代化的探索,凝聚着先进的中国人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的,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足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的运动是什么?答出此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的运动是什么?此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历史作用?
(3)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33、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 |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图2 变法图强 | 图3陈独秀与《新青年》 |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国斯( 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国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境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三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高潮什么事情?维新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