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如表,据表中内容可知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2、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3、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萍浏醴起义
4、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5、94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在2002年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15年的时间里,这支小分队足迹遍及东北的山山水水。老人现在最高兴的事就是“14年抗战”已经写入中小学教科书。中国“14年抗战”始于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平型关大捷
6、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工人转向学生
D.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口号
8、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 鸦片战争中 B. 中日甲午战争中 C. 洋务运动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9、1919年左右,“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并且发觉很难将西方同时看成为导师和压迫者”。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
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10、1962年与1961年相比,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增长63%,达到116.5亿斤;农用拖拉机增加2779台,达到9800多台,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巩固,并有较大发展。这直接得益于
A.总路线的提出
B.国民经济的调整
C.土地改革的展开
D.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
11、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胜利
12、1912年2月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由此可见“民军起事”引起的直接反响是
A.各地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 B.清朝皇帝被迫退位
C.各地宣布成立共和国 D.北洋政府统治开始
13、“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A. 洋务运动期间 B. 公车上书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民国建立初期
14、它的召开,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它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15、地图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之一。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包括( )
①兴建经济特区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设立特别行政区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6、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展览馆的一幅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引起习近平的久久凝视。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18、下列那项是实现新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是( )
A.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八大
D.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利用历史地图并结合史实,可以提升历史学习中的时空意识。依据“三大战役示意图”并结合相关史实,历史信息归纳准确的是( )
A.三大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三大战役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0、重钢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钢铁企业,前身是汉阳铁厂。汉阳铁厂诞生于清开启近代化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_。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结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
23、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___、创建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24、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物,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对应人物的姓名。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____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____
(3)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____
(4)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
(5)大庆油田工人,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他是____
25、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6、抗战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________,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28、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其他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30、________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________、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1、中共“一大”召开于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从“遵义会议”到“全国执政”前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说出3例)
32、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这些原则现在如何表述?
(3)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列举取得了哪些成就?
(4)举例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杜家骥《清朝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朝巩固东南海防的措施。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