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写道:“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该社论反映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开展全方位外交
2、下图是金田起义浮雕,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
A. 李自成
B. 陈玉成
C. 洪秀全
D. 黄巢
3、2009年9月,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铁人”
B.“两弹元勋”
C.“杂交水稻之父”
D.“炮兵英才”
4、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当时所说的这个“家”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中原解放区
6、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这一事件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
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
D.帝国主义
7、2020年11月,习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亮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大生砂厂)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背企业家的先贤和精模。”材料中的“他”是( )
A.张之洞
B.李鸿章
C.张謇
D.卢作孚
8、下列著作中不属于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9、改造的消息传来时,对同仁堂的震动很大,经理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改造。材料中提到的改造是指( )
A.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合作化
D.公社化
10、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统一
B.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12、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四一二政变
C.国共合作破裂 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3、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将这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4、某中学八年级要排演《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有一个变法时期的商人的角色,他最应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15、下列党代会与其对应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中共十二大——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中国特色
C.中共十四大——初级阶段
D.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16、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A.原因
B.经过
C.危害
D.实质
17、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人民当家作主
B.京剧艺术形成
C.实现民族独立
D.百年国耻洗雪
1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19、回答了中共当前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的是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三步走”发展战略
D.六大改革措施
20、参观历史遗迹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的历史事件应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亚罗号事件
C.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
D.马神甫事件
21、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成医学奖,她是________
(2)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________
(3)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指的是________
(5)2008年9月,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该航天员的名字是________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称
(6)它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它是________
(7)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对台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
(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
(9)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是________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________
2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5、________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6、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最先践行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
28、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30、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31、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国土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国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农民阶级】
(1)在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分别抗击哪些外国军队?
(2)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地主阶级】
(3)地主阶级的哪个派别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什么探索活动?
(4)这一派别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请你写出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6)此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中国资产阶级】
(7)上图图甲、图乙分别是哪两位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们推动了哪一场变法运动?
(8)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结果怎么样?
(9)这场变法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的会议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3、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取得了题天覆地的变化。八年级(2)班准备以“改革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克赛,请你来回答。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下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和什么基本国策相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试举一例:近二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