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娄底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它的根本出发点是

    A. 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团结

    B. 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D.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2、1937年,侯德榜和同仁们拒绝与日本“合作”,积极响应抗战,利用工厂设施,转产硝酸铵炸药和地雷壳等物资,支援抗日前线。这表明(     

    A.经济发展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

    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革命

    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

  • 3、1948年10月,一位战败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4、20世纪70年代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权。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推行公司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废除国有制

    D.实行公私合营

  • 5、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某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活动。以下对长征精神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 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B.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C.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 抗日救亡,匹夫有责

  • 6、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生产合作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 7、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现代化建设。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8、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中共八大以后

    D.总路线提出后

  • 9、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C.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0、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1、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西征取得胜利

    C.定都天京

    D.永安封王

  • 12、干支纪年是古代的纪年方法,如1898年为戊戌年。按照此纪年法,戊戌年之后依次是己亥年、庚子年、辛丑年。据此可知,《庚子国变记》记载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下列战役中,属于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 14、对比学习法是学习历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同学在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点时总结了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结束分裂状态实现了全国统一

    B.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

    C.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重大举措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某些举措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 15、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口口口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口口”指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袁世凯

  • 16、四五运动的主要意义是

    A.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B.使全国局势趋于稳定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17、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实现

    ①国家的工业化   ②农业合作化   ③手工业合作化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18、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及其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制造宋教仁案,震惊国内外。这一案件(     

    A.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B.导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C.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D.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家国情怀”。下列能充分体现林则徐“家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廊坊大捷

  • 20、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成功达成,它标志着

    A.西藏废除农奴制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22、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等以《____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 23、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78年12月,中共____(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24、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______,消耗敌人。

     

  • 25、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26、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军队,成功收复新疆的清朝将领是________

  • 27、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_

  • 28、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错误:                  改正:                      

  • 2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_____)。

  • 30、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区域是_________;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改革率先从_________开始。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 32、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入近代】

    (1)标志着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经济工业化】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写出此运动中在湖北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政治民主化】

    (3)写出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名称。

    【思想科学化】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5)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一例即可)

    (6)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写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学史感悟】

    (7)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 33、读下图,回答:

    (1)这幅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包括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鲁迅先生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甲午海战第三鞭打来,才知西人强者兵,所以强者不在兵,没有科学、没有经济、没有政治的变法不行。一步三回头,以至使中国引进西学,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运动的步伐缓慢。

    --《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三: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到山西赈灾,会见山西巡抚曾国荃,并向他提出一个 “西化”山西的方案,山西这才有了一个开风气的动议。但是,李提摩太的包括开矿、兴实业、办学校在内的大规模“西化”山西方案,却被曾国荃拒绝了。四年以后,张之洞由京官出任山西巡抚。这个名闻一时的清流派健将,却在山西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山西也由此而迈开了近代化的步子。

    --《洋务运动和山西近代化》

    (1)材料一反映出洋务运动有何特点?怎样理解他们“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第三鞭打来”后,中国在引进西学方面的新认识。结合“变法”内容,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将这一认识付诸行动的?

    (3)比较洋务运动与材料二所述事件的异同点、

    (4)根据材料三,概括山西近代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