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辽源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代史上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

    B.李自成

    C.黄巢

    D.洪秀全

  • 2、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是《茶馆》作者老舍的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

    B.文艺形式应当丰富多彩

    C.文艺作品必须有明确的主题

    D.文艺作品应该体现作者独特的风格

     

  • 3、以下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转战陕北 ②辽沈战役 ③准海战役 ④南京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 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     

    A.重庆谈判开始

    B.三大战役的决战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 5、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由此可见我们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A.带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B.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

  • 6、在西安事变纪念馆中,有一主题陈列名为《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历史的转折”在这里是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8、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 原始社会   B. 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 封建社会

     

  • 9、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D.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 10、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我国形成了点—线—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 1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D.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 12、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南方谈话”,这次南方谈话主要解决的是

    A.特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问题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问题

    D.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在特区的落实问题

  • 13、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期关于“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展,小明收集了以下四个成就,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鹰厦铁路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 14、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D.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 15、老战士王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 1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对支持正面战场起了积极作用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7、历史学家金冲及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去想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这旨在强调辛亥革命(     

    A.促使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B.促进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C.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D.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18、《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遮住天。……该揭帖表明义和团运动

    A.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进行盲目排外

    C.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

    D.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

  • 19、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权利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20、《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下图描绘的局面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0年,颁布《________》,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954年,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2、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 23、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4、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5、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____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 2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为________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8、______(人物)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人物)。

  • 29、在新中国的巩固和建设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物,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

    (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是——

    (3)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30、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2)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成就指什么?

    (3)“伟大转折”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在该会议中提出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世纪跨越”中,1992年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侵略篇】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是谁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20世纪初,外国列强又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争篇】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感悟篇】

    (6)通过这次探究学习,你的感悟是什么?

  •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试举五四运动的史实一例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红船精神)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延安精神)

    (4)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神经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名称。

    (学习感悟)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不忘知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

    材料二   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赃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材料二中的“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并指出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4)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抵抗,最终取得胜利。请指出此次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