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南京 B.武汉 C.广州 D.东京
2、现在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它是辛亥革命后才改名的,请问它的前身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太学 D. 国子监
3、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广州
4、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是
A. 奥匈帝国
B. 美国
C. 中国
D. 西班牙
5、2021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发文追记他:“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材料中的“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6、写成《资政新篇》一书,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的是( )
A.杨秀清
B.洪秀全
C.陈玉成
D.洪仁玕
7、同盟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94年成立于檀香山
B.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C.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8、“公车上书”集合了18省1300多人向皇帝上书请愿,这在封建统治时代,是一件大事,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幕。“公车上书”的领导者是(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陈独秀胡适
D.章炳麟陈天华
9、小明来考试的路上偶然捡到了一枚钱币(见下图),它铸造于( )
A.1922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10、年画能折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1955年创作的《拖拉机到咱社里来代耕了》反映了
A.土地改革时期的景象
B.农业生产合作化场景
C.人民公社运动的景象
D.“一五计划”生产场景
11、下图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2、“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是( )
A.“宋案”的发生 B.袁世凯复辟称帝
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宣统帝退位
13、有人说:帝国主义是危害民族独立的罪魁祸首,官僚资本主义是旧中国的执政力量是帝国主义的帮凶,而封建主义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三者就是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同盟会组建会 D. 中华民国筹备会
14、小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
A.重庆
B.浦东
C.厦门
D.武汉
15、1987年,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九二共识”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6、近代史上,英国多次入侵我国,下列史实有误的是
A.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4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了一所工厂
C. 1860年,英国军队冲进皇家园林---圆明园,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
D. 1900年,英军进入清朝皇帝的宫殿,还在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17、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卢沟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泸定桥
18、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独立发展科学技术
B.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D.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A. 《中外纪闻》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20、有同学围绕陈独秀、蔡元培、鲁迅和李大钊等历史人物制作了一张手抄报。这张手抄报的主题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2、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24、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____________,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25、签订: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
26、填空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过很多重大的事件,请根据下列图片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7、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
28、图一人物是____,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图二人物____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图一 图二
29、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4年初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0、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1、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国第一部宪法它诞生于哪一次会议?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此前,哪一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战线涌现大批英雄人物。请举例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是哪号飞船?中国在哪一年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它播送哪一首乐曲?
(4)你觉得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32、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新中国成立后为现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指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土地改革运动推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
34、城市有着丰富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百年屈辱的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之一,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根据下面的场景,简述其承载的历史内涵。
(2)【英勇不屈的武汉】作为革命文化名城的武汉,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从下面的两个场景描述中,你可以了解到武汉哪些革命事迹及其传承的抗争精神?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发难,迅速夺取楚望台军械库。各营随即奋起响应,血战通宵,攻克湖广总督署,并占领武昌全城。起义军旗——十八星旗插上了黄鹤楼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成功。 |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抗击侵华日军,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万余人…… |
(3)【对外开放的城市】中国近代史上,东南沿海地区曾出现由“封闭”到“被迫开放”的现象。观察下列地图,分析近代对外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