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常德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认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而这正是改革开放的必要起点。“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开始于(     

    A.西藏和平解放

    B.“一五”计划

    C.进行三大改造

    D.中共八大的召开

  • 2、“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无关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 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C. 制定了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3、如图是《青年杂志》封面,这本杂志最可能宣扬的观点是

    A.民主科学 B.君主立宪 C.自强求富 D.孔孟之道

  • 4、他生于民国20年,正在给孙子讲他过去的故事,下列可能出现的故事内容有

    ①同学之间可以照相

    ②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③穿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④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为怀念战友所作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 6、《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据此推断,作者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武装冲突

    B.列强争霸,相互攻伐

    C.官僚地主,阶级矛盾

    D.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 7、下列为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军阀割据混战   ③宋教仁案   ④袁世凯称帝

    A.②③④①

    B.③3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赎买政策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 9、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 10、对比是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请你判断《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都有割地条款  

    ②都有赔款条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可以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1、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曾说:“大时代不容任何人苟安,我等有负起担子之必要。力所能及,不可放松,要争气,就趁这个时候,办工业振兴我们民族。”这说明范旭东办厂的主要目的是

    A.个人致富

    B.民族振兴

    C.顺应潮流

    D.展示实力

  • 12、1890年,一位清朝基层官员在谈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火车能够装载很重的货物,却花的运费很少,如果各地都来效仿,对民生发展一定不是一点儿的好处”此论调说明

    A.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得到广泛的响应 B.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铁路交通的优点

    C.京张铁路投入使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清朝基层官员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 13、2012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                                                               

    ①武昌起义 ②平型关大捷     ③成立同盟会     ④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4、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15、毛泽东指出:“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故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了(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D.《论合作社》

  • 16、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习近平。在近代,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李大钊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周恩来

  • 17、国家主席(     )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A.江青

    B.刘少奇

    C.张春桥

    D.林彪

  • 18、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他从事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下列属于他参与的革命活动有(       

    ①建立华兴会 ②创立《民报》 ③建立兴中会 ④发动广州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风云一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一号

  • 20、下图展现了1949年1月北平市民在东长安街三座门看解放战争形势图。当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

    A.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B.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D.人民解放军追歼残匪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92年,_____召开,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 23、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在______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24、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 25、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_______

  • 26、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27、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____,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加深。

  • 28、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油田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29、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30、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陈独秀创办的《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949年10月1日,①____成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②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1951年,③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④____,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____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1953年,⑥____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届⑦____(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⑧____的宪法。

    (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⑨____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 33、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佑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其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你们朝廷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佑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影响?

    【奋起抗争】

    材料三:如图:

    (3)如图的英雄人物是谁,请作简要介绍。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走向胜利】

    材料四: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4)材料四中《新华日报》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这篇社论的?为何说“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