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
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话未说完 B. 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C. 表列举的省略
2、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
A. 两个真假名牌商标货,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B.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C. 星期六晚上的周末晚会丰富了住厂职工的业余生活。
D. 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3、下列哪个句子中“光”的意思是“一点儿不剩”( )
A.小明光荣地加入少先队。
B.风把树叶吹了个精光。
C.月球的表面洒满了灿烂的阳光。
D.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动。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翻山越岭 善摆干休
B.晕头转向 浑身发抖
C.各势各样 大摇大摆
D.密密麻麻 安安隐隐
5、给形近字组词
跪________ 烧________ 极________ 摸________ 乘________
脆________ 绕________ 级________ 模________ 乖________
6、用“续”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1)大雨已经_________下了三天三夜,城里多处被淹,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如果你还想_________学钢琴,就得勤奋练习,不能偷懒。
(3)看到有同学_________走出校门,奶奶急忙问是不是放学了。
7、比一比,组词语。
喻(________) 勾(________) 稳(________) 夸(________)
愉(________) 匀(________) 隐(________) 跨(________)
8、看拼音,写字词。
1.自然界中很多kūn chóng 都会被qiáng
光吸引,比如飞蛾、蚊子等。
2.天亮了,他从睡梦中xǐng来,重新dòu
志昂扬地投入新校园的xiū jiàn
工作。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1】这则寓言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讲了一个人要到______________去,他的目的地本来在_______________,但是他却驾车往____________走,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个成语比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反。
【2】故事中,这个人的朋友提醒他走错路了,他却总说“没关系”。他认为“没关系”的理由是什么?他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孔子惊奇不已,就问老人:“老人家,您练就这样的技巧,有什么窍门吗?”
老人回答说:“有哇,我的窍门就是反复练习。练习五六个月之后,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两个泥球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多半能成功;如果练习到放三个泥球,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如果练习到放五个泥球,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粘蝉不用练习,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容易。 (_______)
②粘蝉的练习进行五六天之后,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_______)
【2】老人认为粘蝉的窍门在于( )
A. 先天的悟性好。 B. 勤于观察,认真思考。 C. 反复练习。
【3】练习粘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________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多半能成功;第二阶段,如果练习到放_________,粘蝉就很少失手了;第三阶段,如果练习到放__________,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11、课内阅读。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让小沙吃了哪些苦头?请在语段中用“____”画出来。
【3】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害人精”在文中指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动物在吃东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情况下发出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进一步说明海底_______________。海底的动物还会在什么时候发出声音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句话。从第(____)句到(_______)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形状。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
【3】我能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请你也试着用这个句式写一写。
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描写出“我”的神情的词语是
2.与“趔趔趄趄”相近的词语是( )
A.磕磕绊绊
B.踉踉跄跄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吃力”“趔趔趄趄”表明“我”已经 , 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我” 的态度,可以感受到“我”对国旗的
15、课外欣赏。
团结的力量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互不相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日子一天天过去,农夫越来越老了。八个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他们仍然只顾自己,就像一盘散沙。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于是,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望长老能帮他想个办法,好让这些不懂事的儿子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蠢。
长老让农夫把儿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子,分别递到他们手里,说:“你们使劲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一个儿子嘲笑道。果然,他们轻轻一用力就把手里的筷子折断了。
这时,长老又取出八根筷子,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说“现在,你们谁再来折一折?”
大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老,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成天争吵不休,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如果你们八个人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八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总是”“有时”“仍然”“一盘散沙”等说明了____________。
【2】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了这些儿子?
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儿子们折八根筷子的句子。
【4】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A.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懂得团结互助。
B.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6、按要求写句子。
(1)校长夫人从锅里取出两个煮的鱼丸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用划线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瓣舒展开了。(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孙在海边上跑了大概差不多一整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1)例:清晨,小鸟在树林中鸣叫。
清晨,小鸟在树林中唱歌。
①太阳出来了。
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牵牛花开花了。
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
难道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①小溪里的虾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鳄鱼游来游去。
小鳄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头发荡来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句子。
看着(______)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我要飞到那个(______)的地方 。
3.改成“被”字句。
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①致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约四点左右妈妈就会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昨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雨,很大的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她有一对眼睛黑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①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
②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意见。
③我是奶奶唯一的仅有的小孙女。
④这次活动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⑤借给王明一本童话书。
21、丢了东西想找回来,那就写一则寻物启事吧。注意格式哦。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