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一条宽阔的历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 )
(2)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坐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 )
(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峰利的斧头。( )
(4)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罗露的土地。(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⑴搀(cān chān)扶 ⑵包蕴(yùn yūn)
⑶痴 (cī chī)心 ⑷肆虐(nǜe nüè)
⑸雕琢(zuó zhuó) ⑹支撑(chēnɡ chěnɡ)
3、根据语境可知,下列填入横线上的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从盛开的鲜花,读出了世界的色彩;从初升的太阳,读出了___________;从飘落的枯叶,读出了______________;从排成队的大雁,读出了_______________。
①季节的变换 ②团结的可贵 ③向上的力量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下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天晚上,小意达把枯萎的花儿放到玩偶的床上,用小被子盖好。(“枯萎”的反义词是“茂盛”)
B. 它们在旁边监督,要舞会开得好,要大家都守规矩。(“规矩”的近义词是“原则”)
C. 现在想想,那对我来说犹如一个画廊。(“犹如”的反义词是“如同”)
D. 我是独生子,深受宠爱。(“宠爱”的近义词是“疼爱”)
5、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出自《四时田园杂兴》)
(2)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塞下曲》)
(3)__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清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挂前川。 (出自《望庐山瀑布》)
6、仿写词语。
一代代
家家户户
各种各样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例:(拉)窗帘
( )马路 ( )作业 ( )火车 ( )飞机
( )瑜伽 ( )古诗 ( )星星 ( )鲜花
8、看拼音,写词语。
rǎn lǜ làng huā xì shuǎ biǎo dì
lǐ fà suī rán xī wàng shèng xià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C.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稍稍把右手抬起一点儿,这样就可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句话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令我终生难忘。
这位胖胖的,很美、很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愿你是我女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抚慰—( ) 等待—( )
温暖—( ) 幼小—( )
【2】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A. 赞扬了教师伦纳德对有缺陷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而且还加倍地关心、爱护的高尚品德。
B. 赞扬了教师伦纳德对有缺陷的学生不歧视,并且还用慈母般的话语,抚慰了一个残疾儿童的心灵。表达了作者对伦纳德老师真诚的热爱、敬慕之情。
11、阅读理解。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进锅里煮,不就煮坏了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
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请你联系生活,用“不仅……还……”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 ”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4】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煮书”的好处有很多,今后你会怎么“煮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黄鹤楼送别》片段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jìng yǎng,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yǒu yì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yǎng yǒu yì
(_________) (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内容用李白的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李白连用了个“您”,可以感受到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孟浩然引用这句诗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一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把他们写下来。
( )——( ) ( )——( )
【2】填空。
①鲁迅小时候很能背书,是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也喜欢玩耍,他喜欢________和_______,而且玩得__________。
【3】照下面摘录描写鲁迅小时候如何玩描画的有关词语的样式,在文中找出描写他种花有滋有味的有关词语并写下来。
他喜欢描画:买纸→描人物、房屋→订成小册子。
他喜欢种花:( )→( )→( )
【4】学习和玩耍的态度给你什么启示?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火烧云(节选)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1】选文第1~3自然段写了三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火烧云_________的特点。
【2】文中加点的词语“一转眼”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个词体现了火烧云_________的特点。文中表现这个特点的词还有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火烧云瞬息变幻的过程,十分生动传神。
B.结尾写出了火烧云下去时人们的感受,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C.“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写出了作者对火烧云不屑一顾的态度。
D.通过对火烧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15、阅读《长城和运河》片段,回答问题。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__________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
__________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短文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
(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折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龙指的是谁?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做过什么小实验?请你按照“先……接着……然后……最后……” 的顺序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词句段运用。
(1)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妈妈说:“我今天加班,不回来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你仿照例句,根据给出的开头,接着写。
例句:我的小表弟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雨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读题,按要求做题。
(1)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写好钢笔字的意义,鼓励人人参与“写好字”的活动,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
示例: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______________
(2)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小虾有一幅钳子。
②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③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④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⑤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令年九岁,读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看课外,并且作文写得很精彩。我虽然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棒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介绍你所知道的大熊猫知识,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