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文从天空和海洋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神奇。
B.全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D.“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这句话的意思是,感受世界奇妙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颗善于观察、体验的心。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忘却 B.向往 C.再 ,又
【2】每逢佳节倍思亲。( )
A.遇到 B.相逢 C.恰巧
【3】刻着两条飞龙。( )
A.雕刻 B.十五分钟 C.极短的时间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善摆干休
B.满头大汗 晕头转向 浑身发抖
C.各势各样 人山人海 大摇大摆
D.方方正正 密密麻麻 安安隐隐
4、《细米》是曹文轩的作品,小说以优雅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少年的形象。是谁引领了细米的成长历程?( )
A.红藕 B.梅纹 C.小七子 D.杜子渐
5、补充词语。
学富五(______) 翩翩起(______) 双龙(______)珠
没精打(______) 争奇斗(_____) 相(______)并论
6、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梨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半紫半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恍恍惚惚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我会照样子写汉字。
例:衬——(衤)→(寸)=讨
清——( )→( )=( ) 玻——( )→( )=( )
斩——( )→( )=( ) 地——( )→( )=( )
8、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nèn fēn fāng pào mò jiāo ào
yōu xián lián peng pò liè chí táng
9、课外阅读。
最后一片树叶
秋风紧了。树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
一只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他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死了。”
鸟儿笑了□说□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
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
“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鸟儿望着树叶说,“他们在那里等着,等到春天一来,就会再长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绿的叶子。”
“是吗?”树叶听得出了神。
鸟儿笑着说:“是的,他们只不过是藏起来,躲过冬天罢了!”
啊,一场多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呀!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
这时,一阵秋风吹来,那最后的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看上去就像在跳舞。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_季,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对话。
【2】请给短文第4自然段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树叶在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这片叶子在飞下来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 “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心理
【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________,
今天,________,
将来,________。
【5】“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
11、古诗乐园。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
①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②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复: 待:
(2)人生百年几今日,
①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②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横线上。
分享 报告 撞 衔
①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
②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
③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的。
A. 着急 B. 充满希望 C. 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________的活动。
A. 建房子 B. 唱歌 C. 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A)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__________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
(B)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放;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放;昙花在九点左右开放。
【1】根据课文内容,把A段补充完整。
【2】A段和B段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___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茶树的奉献
我的家乡在福建松溪,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在我家后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美丽的绿色茶园。
春天,雪融化了,万物慢慢地舒展出自己嫩绿的芽儿。茶树特别懂得春意,早早地发芽生长,长得绿油油的,十分整齐,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茶芽生长得特别快,差不多两个星期就可以摘了。
春茶的嫩芽虽然被人采得光秃秃的,但它没有一丝的哀愁和悲伤,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夏天,茶树又开始第二次生命。在充足的阳光下,茶树的芽叶生长得很稠密。这时,阿姨们用勤劳的双手摘下茶叶儿,再加工成精制的“茉莉花茶”。用这茶叶泡水喝,可以使人提起精神。
秋天,茶树上缀满了茶花。茶花的花瓣像雪花似的,花蕊是黄色的,十分美丽。
茶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它不像梧桐,一到秋天就会落叶,冬天,它顶得住严寒冰雪的考验……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茶树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本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作者分别介绍了( )、( )、( )这几个季节茶树的变化情况。
【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在作者眼里茶树具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小院的景色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____) 热闹——(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6】给文中( )的地方加上标点。
【7】文中的“青菜 黄瓜 茄子 西红柿”同属于(_____)类。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蝙蝠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辨别方向。蝙蝠没有靠眼睛辨别方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轻轻地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例:池塘里传来叫声。(我家后边的)池塘里(不时)传来(青蛙的)叫声。
月光洒在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不会犯愁了。(改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枣核说:“管他县官哩,管他衙役哩!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用自己的话转述枣核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
(1)花盆____________掉在地上摔碎了。
(2)只听____________枪响,运动员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
3.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泥水浑身沾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虽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而且,他一个也没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排果树大部分全部是我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山坡上新栽种了苹果树、梨树、枇杷树和果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练厅里摆满了准备练习的学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我爱____________
要求:① 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人,可以是景物、动植物,也可以是活动的名称。
② 注意写出自己为什么“爱他(她、它)”。
③ 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