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淮北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华社电文曾说:“……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B.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民族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A.鸦片战争中

    B.洋务运动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戊戌变法中

  • 3、下列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工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4、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间

    留学情况

    1871~1889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 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 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 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 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 5、归纳和整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所学知识整理成下列表格。据此判断,他整理的主题是(     

    思想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

    政治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6、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A.1975年

    B.1970年

    C.1966年

    D.1964年

  • 7、它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其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它”是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 8、这是一次明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9、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清政府

    C.少数民族

    D.北洋军阀

  • 10、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新中国成立后   D. 中华民国时期

  • 1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定都天京 ②金田起义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 12、下列人物中,哪一个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  )

    A. 红卫兵

    B. 邱少云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 1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互助思想

    D.博爱思想

  • 14、“社里高粱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这词最有可能创作于(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时期

  • 15、下列有关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 16、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17、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共有三个重大历史决议。其中“全面总结党在百年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指的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 18、中国近代史上,中国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历史事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9、前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姜铎老先生认为:“洋务派所进行的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材料中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指(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和“求富”

    C. 维护清朝统治   D. 采用大机器生产,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20、1938年,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最大一场胜利,这次战役是( )

    A.武汉战役

    B.淞沪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 22、中共中央的决定: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______、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23、A两弹元勋 B石油工人—铁人 C党的好干部 D解放军的好战士 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孔繁森 ④雷锋  ⑤焦裕禄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

  •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 26、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 27、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____

  • 29、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____月1日

  • 30、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武装起义中进攻城市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等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什么意义?

    (2)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什么正确路线挽救了中国革命?

    (3)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召开了什么会议?此会议确立了什么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5)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 32、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每一位民族英雄就是我们民族的一座座丰碑。在近代历史上,为了反抗外来的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列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抗击侵略者的史实各一例。

    (2)请写出下图中的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中的主要史实。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为了反抗外国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先后进行了哪两场运动?

  • 3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国弱遭人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教训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

    ——李学智、迟维强《义和团运动:颠愚昧清政府之镜》

    (1)材料一中的“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清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

    (2)材料二中的“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耻辱条约?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庚子之役”指的是哪次战争?此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经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