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北屯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宣传的是

    A.民主、科学

    B.民主共和

    C.马克思主义

    D.君主立宪

  • 2、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 3、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 4、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A. 维新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5、下图五四青年节的诞生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二大召开 D.黄埔军校建立

  • 6、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发展教育

    B.重视国防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 7、晚清沉沉暮霭消散,民国乱世群雄并起。在苍茫历史舞台上,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崭露头角,在沧海横流中尽显一代风流本色。与“尽显一代风流本色”相关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战争”是指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9、2018年3月28日,中韩两国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国迎回20位“最可爱的人”。他们曾经的战友是

    A.黄继光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 10、在一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1919年5月)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

    D.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11、“古有抬棺出阵的故事,今有留书攻城的壮举!”说的是1926年独立团攻打武昌城,官兵们纷纷留下家书,表示愿意牺牲生命夺取攻城胜利。材料中“攻打武昌”的历史背景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四渡赤水

    D.武汉会战

  • 12、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率众起义,起义军被称作

    A.“湘军”

    B.“桂军”

    C.“太平军”

    D.“淮军”

  • 13、1935年夏,中国共产党称,“不管过去和现在国民党军队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14、下图是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15、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D.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

  • 16、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内容有关(     

    A.协定关税

    B.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赔款白银2亿两

    D.拆毁大沽炮台

  • 17、“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又令裁撤绿营,多达100万人没了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反映了(     

    A.光绪雷厉风行

    B.顽固势力阻挠

    C.改革操之过急

    D.改革内容全面

  • 18、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是(   )

    A. 工人阶级   B. 地主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 19、如图是近代某次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

     

    A.旅顺大屠杀 B.割占中国钓鱼岛

    C.洗劫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重庆口岸

  • 20、下列人物在1950年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是(  )

    A.瓦德西

    B.麦克阿瑟

    C.西摩尔

    D.华尔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 22、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地名);《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的②处是___________(地名)。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主张西藏和平解放的宗教领袖----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军的好战士代表----

    (3)被誉为“铁人”----

    (4)战斗英雄,严守潜伏纪律被火吞噬----

  •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______建立起来。

  • 26、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 27、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 28、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 29、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30、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虎门销烟的意义。

  • 32、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中华儿女的上进心。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军制造了哪震惊中外的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这一事变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2)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612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哪一事变?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 33、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是哪一年被日本侵占去的?原因是什么?

    (2)台湾又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又是什么?

    (3)今天,海峡两岸骨肉分离,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你有何感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不断遭到外国入侵,开始了多灾多难的近代史。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1)观察上表,思考和什么条约有关?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什么时候爆发?此后签订的条约带来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