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不包含昆虫的一项是 ( )
A.金蝉脱壳
B.蛛丝马迹
C.螳臂当车
D.悬崖勒马
2、传说创造文字的是( )
A.仓颉
B.炎帝
C.神农氏
D.燧人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迟日江山丽”描写的是春天的美景,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B.“雅人四好”是梅兰竹菊。
C.西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D.《蜜蜂》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B.蜜蜂无论飞到哪里,总可以回到原处,靠的是超常的记忆力。
C.《小虾》一文描写了小虾的生活习性,突出了小虾有趣、可爱的特点。
5、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芬 盼 (盼望)
操 ___( ) 珍 ___( ) 提 ___( )
渴 ___( ) 投 ___( ) 锐 ___( )
6、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或词语。
①这话是谁说的________
②新娘是从哪儿来的________
③那么漳河发过打水没有呢________
这些话都是________说的。
7、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沉思——( ) 阳气——( ) 仍然——( ) 叽叽喳喳——( )
提醒——( ) 推测——( ) 抚养——( ) 不知不觉——( )
8、读拼音写词语。
9、课内阅读。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 )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 )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 )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给选文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高兴 惊讶 兴奋
【3】许多年以后,陶罐的结局是:____________;铁罐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们把陶罐掘出来并发出赞叹时,陶罐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画上“ ”。从陶罐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它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我想对铁罐说:“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天地。
小马过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
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
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
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
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
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照样子,写一写。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蹬过去吗?
__________,请您告诉我,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马帮妈妈送_______到磨坊,途中遇到_________,牛伯伯说________,松鼠说______________,最后他跑回了家问妈妈。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小马,你会跑回家问妈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里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选段共________句话,第____句到第____句写了白荷花的__________种不同形态。
(3)用文中加点的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黑眼睛的大红鱼
①大海的一个小角落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当中有一条是黑色的,其余都是红色的。那条黑色的小鱼,大家都叫他“小黑”。小黑游得比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快。
②那是小红鱼们很不幸的一个日子。那天,从汹涌的浪涛中冲出一条凶恶而狡猾的大虎头鲨,那时他肚子正饿。他在小红鱼群的后头悄悄地游着,一口一口又一口,几乎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自己肚子里了。眼看小红鱼都没有了,小黑慌忙地蹿进黑乎乎的深水里,虎头鲨看不见他,小黑逃掉了。
③小黑孤零零地在海中游着,他又害怕,又寂寞,又难过。
④小黑游啊游啊,碰见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一般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物似的大龙虾,看见了像是被线牵着游的怪怪鱼,看见了像糖果一样的岩石上长着漂亮的海草……后来,小黑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看到一群小鱼,就是被虎头鲨吞吃掉的那种小红鱼。
⑤“我们一起游出去,好吗?”小黑高兴地说。
⑥“不行啊,”小红鱼们说:“我们个儿瘦小,游得又慢,许多像我们这样的鱼被吃掉了,我们也会被吃掉的!”
⑦“可是,你们不能老呆在这里啊!”小黑说,“我们一块儿来想个办法,叫鲨鱼怕我们。”
⑧小黑想啊想,想啊想。
⑨突然,他说:“有了!”
⑩“我们可以游在一块儿,”他接着说,“变成海里最大的鱼!让所有的鲨鱼见了我们都害怕!”
⑪小黑教小红鱼们个儿挨个儿,密密地游在一起。等到大家都熟练了,队形像一条大鱼了,他说:“我来当眼睛。”从此,海上出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黑眼睛的红鱼。
⑫鲨鱼一见,弄不清这是什么鱼,通身红红的,这么大——这家伙一定很厉害吧!于是,鲨鱼都纷纷逃开了。原来,团结起来就能克服困难。
【1】读第②自然段,用横线“ ”画出说明虎头鲨狡猾的一句话。
【2】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波纹线“﹏﹏﹏”画出来。
【3】小黑想出一个什么办法让小红鱼们变成“黑眼睛的大红鱼”?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仿写词语。
气呼呼(ABB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加油站
穷画家发了狠心,一定要把这淘气的橡皮牢牢地固定在铅笔头上。为此,他竟然连画也不画了,发着倔劲干了好几天,想了种种办法固定这块橡皮头……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小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的一头包起来。
1.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倔劲(jué juè)
2.写出词语的意思。
竟然:
3.他想出的好方法是什么?
15、按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乐器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1】从文中给下面词语找出近义词。
鲜艳——(________) 期待——(______)
【2】“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乐器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仿写句子:……来了,……来了,……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个共同的期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中的“这一刻”指的是 : 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暑假,我又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1)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绿绿的田野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上的街市难道不热闹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窗台上趴,看着浩瀚的星空,穿越宇宙茫茫,飞到遥远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造纸术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难道不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具体。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 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大课间活动,操场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转述句子。
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班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这次演出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的月亮像扁扁的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
(3)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有趣的故事,不仅留下的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21、写作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事情就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一样多。请你选择一个童年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提示:(1)以“童年的_________”为题,横线上可填趣事、秘密等;(2)围绕一件事情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3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