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4年11月,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美国《纽约报》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该评论
A.赞扬日军传播文明
B.谴责日军暴行
C.带有双重标准
D.指出日军侵华本质
2、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②高梁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民报》。”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4、某班级以“《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为主题排演一场历史剧。下列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北京东交民巷里有中国人在居住
B.北京人民秘密组织反帝的活动
C.光绪帝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D.官员在通商口岸严格依照《大清律例》对外国货物征税
5、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C.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D.亲民爱民、迎难而上的焦裕禄精神
6、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天京事变
B.安庆失陷
C.北伐和西征
D.天京陷落
7、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刊载 《敬告青年》一文,并由陈独秀创办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民报》
8、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转战陕北歼强敌 B.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齐心合力战淮海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9、英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是通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义和团运动首先在爆发
A. 山东
B. 山西
C. 河北
D. 河南
11、透过中共一大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维护无产阶级的统治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共产主义
C.维护资产阶级政权 D.一党独裁,专治统治
12、下图是孙中山致宋教仁的挽联,宋教仁为“民权”“宪政’,所作的贡献是()
A. 参加武昌起义
B. 领导中华民国
C. 改组革命政党
D. 发动二次革命
13、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4、爱国华侨谢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
A.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15、北京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该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16、右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7、与表中土地所有制变化有关的历史是
类名别称 | 不同点 | 相同点 | ||
土地占有者 | 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 | 产品分配 | 土地归私人所有 | |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地主阶级 | 地志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农民 | 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的开放表明列强的侵略
A.集中在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发展到内地
C.集中在内地地区 D.由内地发展到沿海
19、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题词的依据是因为南昌起义
A.标志着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拉开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D.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
20、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里的留给欧洲的“文明”主要是指 ( )
A.开创了长治久安的治国经验
B.建立了最早的民主政治国家
C.开创了最为完美的雕刻艺术
D.开创了欧洲法制建设的理论
21、(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建立 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 。
22、(1) 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_________,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2)冼星海创作的音乐作品_________,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23、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他带棺出征,最终收复新疆。他是( )。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他是( )。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变法失败后慷慨就义。他是( )。
2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 )
A. 1956--1966 年
B. 1965--1975 年
C. 1966--1976 年
D. 1963--1973 年
26、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地点)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7、__________________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_______________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8、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9、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________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56年组建的________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0、填空题。
(1)在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3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斗争的主力从开始到后来有何变化?为什么说它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是_____。
(2)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是_____。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如图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该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时间点C发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中国近代史发生了诸多和时间点A类似的事件,最终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哪些重大事件?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901年《辛丑条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材料四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一)
材料五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二)
2015年 | 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前往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任务。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兵力涵盖步兵、工兵、警卫、运输、医疗和参谋军官等多种类型。 |
2017年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 |
2019年 |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敦促各国政府、产业、社区和个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 |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三请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所学,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3)从以上材料三四幅图中任选两幅,说说其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四写出一项近期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