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B.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C. 只要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就是那么蓬蓬勃勃。
D. 昙花在这一带是很少见的不多见的。
2、北宋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没有写到的习俗是( )
A.放爆竹 B.换桃符 C.吃汤圆
3、下面四组生字中声母相同的一组是( )。
A. 莹 痒 悠 伊 B. 积 锦 憬 鳞
C. 渍 吱 幢 章 D. 骗 庞 蒲 坝
4、(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审清体裁:这篇习作属于( )类的文章。
A.记事 B.写人 C.状物 D.写景
5、读拼音写汉字。
lì huàn fài kē
(_______)史 (_______)想 领(_______) 一(_______)星星
严(_______) 交(_______) 口(_______) 一(_______)白菜
6、读拼音,写词语。
(1)一身wū hēi(___)的羽毛,加上jiǎn dāo(___)似的尾巴,còu chéng(___)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春天到了,万物sū xǐng(___)了过来,一些花儿xīn rán(___)开放了。
(3)我们做事要fù zé(___),这是最基本的dào lǐ(___)。
7、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
圆的
香蕉形的
圆筒形的
8、看拼音,写词语。
còu chéng nuò ruò fēn pèi pí juàn
dài jià lüè guò zī shì xī shuǐ
9、读文段,完成练习。
比赛时间到了,一头头膘( )肥体壮的牦牛在主人的牵引下,精神抖擞( )地走进赛场。牦牛的角上都戴着红色绸带扎成的花朵,身上披着崭( )新的坐垫,长毛也被主人精心梳理过,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牦牛的主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个个像即将出征的勇士。
【1】给加点字注音。
【2】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人民传统节日上一场(________)的赛牦牛会准备开赛的场景。
【3】照样子写词语。
一头头 _______ ________
干干净净 _______ ________
10、阅读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下午第三节课。老师摆好了实验用品使开始做了起来。首先,他在筒里装进了一些清水,接着小心翼(yì)翼地把将蛋放入水中,然后拿起吸满盐酸(suān)的滴管,把盐酸注入量筒内,刚开始,鸡蛋沉在水底,一动也不动。但仔细一瞧,却起了变化、只见蛋壳上裹满了薄膜似的一层东西。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东西是密集的细小气泡,而且气泡越来越大。不一会儿,鸡蛋动了动,离开了筒底,似浮似沉。最后,鸡蛋迅速地浮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欢叫着:“啊。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1】这段话主要说的是( )
A.我终于看到了老师做的实验。
B.老师做了用盐酸溶液使鸡蛋浮起来的实验。
C.实验成功了,同学们高兴地欢叫起来。
【2】从短文中找出表示先后顾序和描写老师做实验时动作的同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描写了铁罐和陶罐的________和________,(A. 动作 B. 语言 C. 神态)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很________,而陶罐十分________。
【3】你想对铁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没头脑和不高兴(节选)
“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首先就想设计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小朋友能同时在里面玩儿。他画了张图纸,是一片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剧场、运动场、图书馆……应有尽有。
少年宫很快建成了。“没头脑”还收到请帖,被邀请去那儿看戏。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没头脑”心想:去少年宫玩儿怎么跟去露营一样呢?
“没头脑”来到少年宫,刚想进门,门卫拦住他,问他怎么没带食物和被褥。“没头脑”纳闷儿:“看戏还用带那些玩意儿?这可太新鲜了!”门卫解释说:“这地方太大了,楼房太多太高了,楼里光有楼梯没有电梯,也没有指示牌,要找到剧场,没有十天半个月还真不行。不带吃的还不饿死?”
“没头脑”心里直懊恼:电梯和指示牌给忘了!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呢?没法儿,“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起先几天还好,五六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1】给短文中的加点词语选合适的意思。
新鲜:(______)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新奇、稀罕 C.(事物)出现不久
精神:(______)A.英俊,相貌、身材好 B.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C.表现出来的活力
【2】“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的缺点有( )。(多选)
A. 没有指示牌 B. 没有提供食物 C. 只有楼梯没有电梯 D. 楼太高太大
【3】用“ ”画出与门卫的话相呼应的句子。
【4】你觉得“没头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才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是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神,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1】文中从以下哪些方面介绍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
A.花儿 公鸡 B.植物 动物 C.昆虫 潮汐 D.太阳 潮汐
【2】以下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 B.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
C.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艳。 D.做啤酒的蛇麻草在傍晚三点左右开发。
【3】下列对第二自然段大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儿开放和凋谢各有一张时间表。 B.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揭开了面纱。
C.各种花儿争妍斗丽,美丽极了。 D.蛇麻草、野蔷薇、牵牛花开放的时间。
【4】下列属于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是( )。
A.生物钟 B.潮汐的涨落
C.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 D.太阳的出没
【5】摘抄一句你觉得写得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请你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另外写出两种鲜花开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有没有人看见,我们( )应该( )( )( )( )。”从爸爸的( )( )( )( )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 )( )( )( )的余地了。
(2)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 )( ),( )( )( )( )。小鸟在枝头( )( ),( )( )而( )( )的鹿在林间( )(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 )着( )( )而( )( )的狼。
15、荷塘月色(选段)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望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短文第2句写了____,第3句写了____,第____句写了微风,第____句写了微风过后荷塘如绿波荡漾的样子。
【2】从文中找到表达下面意思的词语,抄写下来。
(1)满眼。____
(2)形容荷叶相连,挨挨挤挤的样子。____
(3)形容很柔美的样子。____
【3】文中加点词“渺茫”的意思应该是( )
A.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
B.形容歌声若有若无,好像听得到又好像听不到。
【4】欣赏朱自清和叶圣陶笔下生动的荷花。在下面的句子中用“ ”勾画出盛开的荷花,用“﹏﹏”勾画出还是花骨朵的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朱自清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蓬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叶圣陶
我也来露一手,写一写我看到的一种花盛开和还是花骨朵的样子。
(花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李阿姨难过伤心地离开了故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参加春天的聚会。(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并照样子补充句子。
1.鹿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妈妈_____________:你怎么来了?”
(2)小明_____________:“我考了一百分!”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1)“天哪!这件衣服真漂亮!”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写完作业,你休想出去玩!”爸爸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做“挂大扁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面的句子。
①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小虾有一幅钳子。
②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③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④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⑤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20、修改病句。
1、所有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广场上非常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清早下了一天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第一次看到了小鸟的歌唱,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我和( )的故事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短文。括号里可以填老师、同学、亲友等;可以填日月、花草、春风等;也可以填孙悟空、哆啦A梦、外星人等。既可以写真实的事,又可写大胆的想象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