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____)
A.大厦(xià) 魅力(mèi) B.铁锹(qiāo) 俘虏(fǔ)
C.不堪(kān) 道歉(qiàn) D.潜水(qián) 地壳(ké)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
A.豪不示弱 B.大才小用 C.百看不厌 D.署假
(3)对“偷采白莲回”中的“偷”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偷盗的人 B.背着(人)
C.抽出(时间) D.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 )
A.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B.迟到的日子 C.迟到的太阳
【2】正是河豚欲上时。 ( )
A.将要 B.来到 C.面对
【3】小溪泛尽却山行 ( )
A.表示转折 B.再,又 C.推辞
【4】燕子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
A.掠夺(多指财务) B.轻轻擦过或拂过 C.用棍子或鞭子打
【5】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
A.向外透;向上升 B.冒充 C.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3、《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爱丽丝从梦境中醒来后发现自己在( )里。
A.河岸边 B.兔子洞
C.花园里 D.法庭上的
4、下列课文信息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荷花》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B. 《火烧云》是按作者观察到“火烧云上来后地面的变化——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C. 《剃头大师》讲述了表弟小沙为“我”剪头发的故事。
5、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铺____( ) ____( ) 似____( ) ____( )
结____( ) ____( ) 闷____( ) 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全文共___________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___________。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___________。
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___________。
7、查一查。和你同桌一起填,查对了就可以给涂上喜欢的颜色。
“虚”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_____),再查笔画。在字典里解释有“① 空 ②内心怯懦 ③ 不真实的 ④不自满 在”谦虚“一词里应取第 (____________)种解释。在“心虚“里应取第(______________)种解释。
8、看拼音,写字词。
1.气球zhàng得透亮透亮的,感觉就要pò liè
似的。
2.凉风习习,柳条suí风摇摆,zī
态柔美,fǎng fú
女子在迎风wǔ dǎo
。
9、给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仰着头数起来 ① 一 ② 二 ③ 三 ④ 数呀 ⑤ 数呀 ⑥ 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⑦
10、现代文阅读。
传递
①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②司机倒是没有把我赶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③可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gān gà)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④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是位老太太,满脸皱纹,一套灰色布衫,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看就是外地人。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⑤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笑声使我越发不安起来。我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我去换开零钱后给您。”
⑥老太太又笑了:“不用这么客气,也算咱俩投缘,我正好有一元零钱。我儿子一家在这里打工,三年前来城里投靠儿子,第一次坐公交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粗心的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⑦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投:A.放进去,送进去; B.合,迎合; C.找上去,走向。
(1)不用这么客气,也算咱俩投缘,我正好有一元零钱。(____)
(2)我儿子一家在这里打工,三年前,我来城里投靠儿子。(____)
(3)第一次坐公交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____)
【2】文中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是( )描写。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3】用“﹏﹏﹏”画出第⑤自然段中的问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它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______;今天______;将来______。
A.老太太帮我投币
B.我帮没零钱的人投币
C.小姑娘帮老太太投币
【5】本文题目《传递》,你认为“传递”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教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海底的珊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突出了珊瑚的_____________。
【2】我也能仿写这样的句子:蔚蓝的天空中万里无云,云朵变化多端,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
【4】认真读一读画线句子并完成练习。
(1)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2)请用“有的……有的……有的……”自己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本段意思?用“______”画出来。
【2】这段话描写的动物中,____________的速度最慢,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最快, ____________的方法最省力。
【3】文中“巴”的意思是________。
【4】大龙虾在海底会怎么活动呢?写一写,试着写得很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我三岁时,父亲去世,我便踏着母亲的泪水走进了幼儿园。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小时候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记不清多少个风雨如 晦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是亲爱的母亲让我穿的暖暖的,然后背上我走出家门,一步一步向医院走去。在幽幽的月光下,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能不心潮起伏吗?
渐渐地,我长大了,终于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上一二年级时,母亲天天接送我上学,满眼热泪看着我欢快地跑进教室后,她才满意地离去。
岁月悠悠,她走过的路已无法计算,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在漫天的雪花下,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能不思绪万千吗?
在我步履蹒跚走过的十个春夏秋冬中,母亲倾注了多少爱心,无法计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1)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________________)
(2)形容想法很多。 (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关系十分周到的词语是( )
A.无微不至 B.体弱多病 C.思绪万千 D.心潮起伏
【3】与“我能不思绪万千吗?”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
A.我思绪万千 B.我不能不思绪万千 C.我怎么能思绪万千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4、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 )的,胡须也( )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 )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适当的括号里。
一翘一翘 一张一张 一突一突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怎样呢?用“____”在文段中画出来。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又会怎样呢?参考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关键句,并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只小虾“打起来”之前,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小小蚂蚁本领大
①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②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③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④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⑤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你认为短文③④段空白处最合适的关联词依次是( )
A.只有……才…… 如果……就……
B.如果……就…… 只要……就……
C.虽然……但是…… 只要……就……
D.如果……就…… 只有……才……
【2】短文是按( )的顺序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分——总——分
【3】短文没有对蚂蚁的( )进行介绍。
A.寻找食物
B.如何进食
C.传递信号
D.怎么认路
【4】和⑤自然段划线部分句式相同的是( )
A.你是谁?竟敢盯着我!
B.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C.难道彼得不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D.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5】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也不会四散乱跑起来。
B.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C.所有蚂蚁都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D.我们只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它的习性。
16、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充人物对话。
莉莉的小姨从国外回来,给她带了一份礼物——一个精美的文具盒。文具盒上有一串英文“Nothing for nothing”,莉莉虽然认识每个单词,但是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她来到英语老师邓老师的办公室,准备向老师请教。
莉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老师:当然可以啦。
莉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老师:这是一句英文谚语,意思是“不费力气,一无所得”,相当于中文谚语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的小姨是想激励你要不断努力呢!
莉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请你仿照《海底世界》的写法,以问句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7年6月22日,莱芜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会在莱芜战役纪念馆隆重举行。会上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先队员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劝他不要把过去的往事放在心上。
(2)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碌着。
20、修改病句。
(1)我的希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里呈现出一派激烈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写一段话把下边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