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一词的正确读音是( )
A.jì xì
B.duàn xì
C.jì xù
D.duàn xù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句话出自( )
A. 《周易》 B. 《论语》 C. 《左传》
3、“文房四宝”的上品是( )
A.宣笔,歙墨,宣纸,歙砚 B.宣笔,徽墨,毛边纸,端砚
C.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D.湖笔,歙墨,连四纸,洮砚
4、下面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 )头( )干 ②( )( )不舍 ③( )风( )雨
④情( )自( ) ⑤心( )怒( ) ⑥一无( )( )
(1)李白___地与朋友告别,望着友人远去的背影,他___流下眼泪。
(2)彼得·弗雷特___了几个月,最终还是___。
6、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沉重——( ) 建议——( ) 协调——( ) 整理——( )
慢慢——( ) 富饶——( ) 劝阻——( ) 高耸——( )
7、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郑:_____(______) 劳:_____(______)
各:_____(______) 莫:_____(______)
奏:_____(______) 卷: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āng sū xǐng xiū jiàn biàn rèn zhǔn què
zhuī zhú wǔ dòng xī wàng qiǎo miào jì xù
yōu xián xiàn mù guān xì làng huā biǎo dì
9、阅读专项训练。
故乡情(节选)
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
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千顷秋色,万斛秋光——水稻黄了,微风里,金浪叠涌;棉花炸嘴,雪白银亮,宛如银河的繁星;花生秧儿、红薯蔓儿把地皮都盖严了,碧绿碧绿,如潮似海,如果不是车儿跑得快,说不定还会看到它们根部被饱满的果实顶开的裂隙呢!
故乡的八月,你那烫金的封面,彩色的插图,你那多彩斑斓、丰厚而充实的文字,曾给我的童年带来多少欢欣,多少稚趣,吸附了我多少时光!
故乡啊,你还记得吗?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吗?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吗?
故乡啊,你还记得吗?孩提时,我们常趁大人不注意,钻进密密实实的庄稼地里,躺在垄沟里,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望着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大人们急了,四处寻找,满村响起母亲悠长悠长的喊声。可是,我们就是不答应,不出来,用小鼻子使劲地吸着,吸着庄稼成熟的芬芳,吸着大地的乳香,吸着母亲慈爱的、带着焦急的呼唤……
故乡啊,你还记得吗?我和小伙伴爱坐在拉庄稼的大车上,那铁轮大车,拉着一车金黄,一车喜悦,悠悠荡荡,摇摇晃晃,吱吱嗡嗡,唱着欢乐的歌。赶车的大叔鞭花甩得真响,像过年的炮仗,更好玩的是那长长的牛鞭,鞭梢上系着漂亮的红缨,鞭杆晃来晃去,那红缨像火焰般的鸟儿……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结合右图中有关“莽莽”和“苍苍”的解释,我知道文中“莽莽苍苍”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车金黄”指的是_____________,“一车喜悦”指的是_____________。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1)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在回家路上看到的秋天的景色,针对这一段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为读者展现了平原八月的美景
B.这一段对平原八月的美景的描写太简略了,可以删去
(2)读画“﹏﹏”的句子,作者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写出了红缨色彩的_____________,以及鞭杆挥动时红缨_____________的动态。
10、阅读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米,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验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谜)失方向,准确无(吴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内选出正确的字。
【2】“我”放出的蜜蜂有______只左右,飞回来的蜜蜂至少有____只。
【3】读画横线的句子,用文段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蜜蜂回家之路的艰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
【4】“我”做完实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
【5】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 )
A.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6】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待科学的态度是( )
A.勤于思考,严谨求实
B.废寝忘食,舍身忘我。
C.敢于质疑,打破砂锅问到底。
11、课内阅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嗡嗡(拟声叠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段采用________(分总 总分)的结构,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
【3】选段主要写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又__________又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填关键词)
【4】把选段中的“在窃窃私语”换成“会发出很轻的声音”,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感悟
米莉的帽子变变变
米莉看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一顶漂亮的帽子。可惜,她并没有钱。后来店员卖给她顶神奇的帽子。店员告诉米莉,这顶帽子可以变成她想要的各种尺寸、形状或颜色。她唯一需要做的是运用她的想象力。
米莉于是拿出“所有的钱”交给店员,买了这顶神奇的帽子。“我现在必须想象它看起来是哪一种帽子。”她想,“也许它像橱窗里那顶有彩色羽毛的帽子,或是有更多更漂亮羽毛的……孔雀帽子!”
走着走着,米莉路过一家蛋糕店。她停下来,从窗户看进去,所有的蛋糕看起来都很好吃啊!因此,米莉有了一顶高级的蛋糕帽子!
走着走着,米莉路过一家花店。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于是——她的帽子上插满了美丽的花朵。
突然,她发现不只是她戴着特别的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帽子,而且全都不一样!
米莉看见一个老婆婆,戴着一顶黑色的池塘帽子。米莉对着老婆婆微笑,小鸟和鱼儿飞到了老婆婆的帽子上盘旋和跳跃。
米莉回到家了,看见爸爸妈妈的时候,米莉说:“你们喜欢我的帽子吗?”“帽子?”妈妈说,没有看到哟!”突然,妈妈会心地笑了一下说:“哦,真是一顶很神奇的帽子,我也希望有这样一顶帽子呢!”
米莉说:“你有啊!你只要想象,它就会戴在你的头上!”
【1】用“ ”画出点明这顶帽子的神奇之处的句子。
【2】米莉的帽子变来变去:有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这些帽子都来自于米莉的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是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带给我们一个神奇的世界。 _______
(2)只要敢于想象,不用努力,美好的事情就可以变成现实,那真是有趣极了。 _______
(3)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象力,只要大胆运用想象,就会拥有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世界。 _______
【4】结合短文说说,怎样才能拥有神奇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在路上的米莉,还会看见谁?那个人又会戴着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呢?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课文第6自然段,完成练习。
1.“谈笑风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台风来临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还谈笑风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___)。
A. 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___)。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 警惕—(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物 D.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16、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死海为什么能将人托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大象被狗的气味惊醒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长城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晚的月亮真亮。(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乖巧的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威武的龙;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狠的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啊。(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有尖些。(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老鼠,你一定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将存在的问题改一改。
在一颗高大的大柳树旁,有一小片肥沃的土地,刺猬就在这里开发了一个约10厘米深、20厘米宽的洞。我马上只看了它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像睡着了一样,它的头朝腹部弯曲,身体缩成一团,翻来翻去愣是连眼睛都找不着。
________
21、习作。
童年是记忆深处的小火种,有做“剃头大师”的快乐;童年是高远天空中的一只纸鸢,有一群“放学归来早”的伙伴;童年是一幅五颜六色画,有冰心奶奶玲珑娇软的“肥皂泡”……童年是酸的,童年是甜的,童年是难忘的,把你童年里最难忘的人或事写下来。(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