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样式
B.专心致志
C.曲普
D.入迷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锚(máo) 钓竿(gǎn) 和弄(huò) 枣核(hé)
B.模样(mú) 差异(chā) 衬衫(chèn) 炕头(kàng)
C.瞭望(liáo) 凭借(píng) 嚷嚷(rāng) 呕吐(tù)
D.领略(luè) 恍惚(hū) 缝制(féng) 夹袄(jiá)
3、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田中有株。 株:树桩。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C.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释放。
D.冀复得兔。 冀:希望。
4、我国第一个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作家是( )。
A.张天翼
B.孙友田
C.孙幼军
5、先把词语补写完整,再完成练习。
相(______)并论 画蛇(______)足 和睦(______)处 杞人(______)天
井(______)之蛙 (______)流不息 没精打(______) (______)来覆去
(1)画横线的词语都来自寓言故事,请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邻里之间要(______),共创和谐家园。
②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______)。
6、看图写成语。
(______) (_______) (______)
7、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______)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谦虚的陶罐最后成了有价值的宝贝,而(______)的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8、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āng shuì lián sū xǐng xiū jiàn qiáng dà
mì fēng jiǎn chá biàn rèn yán tú mò shēng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猕猴
①到过峨眉山的游客,一定忘不了山上那逗人喜爱、活泼机灵的猕猴吧。
②在峨眉山上,有好多野猕猴,它们往往结伙成群,多则上百只,少则几十只。在它们当中,有凶猛强壮的公猴、老猴;有温柔顺从的母猴;有既可爱又可怜、胆小怕事的小猴。它们都长着一身灰毛,有着一个红屁股,样子不算美,但不使人讨厌。
③初到峨眉山,猕猴给你的第一个印象是可爱。你看它们:坐着、躺着、跑着、吃东西时的姿势多么像人啊!加上那个圆圆的脑袋,那双调皮的眼睛,那对大招风耳,那条短尾巴,真是迷人。特别是你摊开手,在手心上放下一丁点儿食物,送到它身边。它开头会看了又看,肩膀一动一动地,身体也坐不稳。到了最后,它急了,飞快地用那只长满毛的小爪一抓,食物就到了它嘴里。这时,你会觉得手心被细毛轻轻一碰,一痒,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难怪“老外”也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直叫:“( )K,( )K。”
④在峨眉山猕猴中,那些满嘴尖牙的大猕猴不但可爱,也很可怕。记得我们一家初到峨眉山游玩,刚爬上“九十九道拐”,就听到一阵阵獾一般的叫声,向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一打听,知道是猕猴群在叫。一位阿姨对我们说:“上面的猴子太多了,太可怕了,你们四个人恐怕过不了关!”
⑤后来,我们硬是等到有了一大群人,才一起走上山。天啊!那些大猴子坐在路旁,比我这一米四几的个头也矮不了多少。我们从小路上过,要贴着它们的身子走。我努力冷静下来,学着大人的样:把手摊开,表示身上没有食物可供它们食用。不知道为什么,一只大猕猴张牙舞爪地向我前面的一位年轻阿姨扑去,背包被抓开了,糖果落了出来。那阿姨尖叫一声,再看,那只大猕猴还在她脚上抓了一下,即刻起了好几道红印子。那只大猴一边吃糖果,一边还对着阿姨吐气,那样子好像在说:“你要是张嘴再叫,我还给你一下。”我走在后面,被吓得心惊肉跳,连大气也不敢喘。
⑥这时,游客中不知谁忽然叫了一句:“滑杆来了!”我吓得差一点叫出来,妈呀!这时候还敢和猕猴斗嘴。我正想着,却见猴群忽然惊了,由那只抢糖果的大猴带队,一齐跳下山崖,往丛林中去了。这下,游客们高兴地叫了起来。那位叫“滑杆来了”的叔叔很有经验地对大伙说,猴群最怕峨眉山下扛滑杆的人打它们,只要听到抬滑杆的响声或是听到“滑杆来了”的吆喝,它们就会像风一样马上跑散。嘻,真想不到这些顽猴也有怕头哩!登山的游人都笑了.笑猕猴的乖巧、欺软怕硬,也笑在顽猴面前,大家手足无措的滑稽窘态。
⑦当然,登峨眉山见到的远不是只有猴子。比起那连绵不断的山峰,那丛丛的树林,猴子太渺小,然而,正是这几乎不值一提的猴子,给峨眉山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1】“难怪‘老外’也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直叫:‘( )K,( )K。”’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时候“老外”的状态,比较恰当的词语是( )
A.洋洋得意 B.无精打采 C.兴高采烈 D.闷闷不乐
【2】“我们从小路上过,要贴着它们的身子走”中“贴”的意思是( )
A.粘上东两 B.紧紧靠着 C.糊上墙 D.书法字帖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开篇点题 D.照应开头
【4】有游客大喊:“滑杆来了!”这样喊的目的是( )
A.嘲笑怕猴子的游客
B.吓走欺负游客的猴子
C.告诉游客别怕猴子
D.告诉游客对付猴子的工具来了
【5】文中第⑦段写道“正是这几乎不值一提的猴子,给峨眉山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此乐趣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猕猴像人一样的姿势,让人感到可爱。
B.猕猴的野性让游人手足无措。
C.连绵不断的山峰令人心旷神怡。
D.猕猴欺软怕硬的样子让人哈哈大笑。
【6】找出短文中一处描写猴子外形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峨眉山的猴子既可爱又可怕,可爱在哪里?可怕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一选
宋代的皇帝赵佶喜欢以诗做画。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令画师们作画。下面这四幅图: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
第二幅:一座深山。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
我觉得第( )幅最合适,因为( )。
(第一幅表示深山有古寺,第二幅表示深山无古寺,第三幅表示深山露古寺,第四幅才表示深山藏古寺。)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价廉物美 巧夺天工)这个成语来形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4】用摘录关键词的方法完成下图,理清蔡伦纸的制造过程。
⇨
⇨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鹿角和鹿腿(片段)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 倒映)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观赏 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chèng chèn),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 jìn)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在片段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正确的打√。
【2】根据片段内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鹿的身子特点是_________,鹿的角特点是_________
A.美丽 B.难看 C.匀称 D.细小
(2)“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是个_________
A.感叹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D.陈述句
【3】将“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划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
13、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______饱了养分,天气转暖时,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______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做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可以______成扫帚,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后变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______给了人类。
【1】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扎 ②吸 ③献 ④藏
【2】用“____”画出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了竹子____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短文,我还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沙百灵的制胜之道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就是这样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
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
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时,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面对响尾蛇的攻击,身体灵活的沙百灵用自己并不有力的爪子狼狠地拍打着响尾蛇的头部,尽管力量有限,对响尾蛇似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沙百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拍击。沙百灵一边躲闪着响尾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疾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沙百灵拍击了一千多下之后,响尾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沙百灵停在沙丘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生物学家对此解释是:沙百灵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胜利。
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了沙百灵那种执著的精神。
【1】短文第一自然段先写沙百灵的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它在响尾蛇的较量中__________,突出了沙百灵非凡的能力。
【2】沙百灵对付响尾蛇的方法是一边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
【3】沙百灵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它( )
A.身体轻盈,便于逃脱 B.选准目标,坚韧不拔
C.能飞就飞,不会恋战 D.全面出击,出其不意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括号里写上与“美”相关的词。
【2】这段话主要围绕赵州桥的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3】从全文来看,画线的句子起到了_____的作用。(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16、把课文中对最感兴趣的语句抄录下来。
17、口语交际。
读一读下列同学的观点,说一说你用电脑的看法。
李伟:电脑可以查阅资料,网上资源丰富,对学习比较有用。
小佳: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应该禁止接触电脑。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用“像”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句话中的“不朽”能否换成“动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你能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写下面诗句的意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猫。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老虎、狗熊、狐狸、猴子,好玩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我们一块儿去牧场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一摞书是张光明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________________
21、开开心心写作文(30分)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对哪件事情印象最深,想好了再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