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阳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迹(hén)          查(jiǎn)        (dǒu)

    B.俐(líng)          份(xǐng)        苏(tú)

    C.计(shè)     谎(sā)            维(xiān)

    D.跨(héng)       带(xié)          弱(luò)

  • 2、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李娜向外国朋友介绍:“( )是我们中国的文房四宝。”

    A.琴棋书画 B.梅兰竹菊 C.笔墨纸砚 D.望闻问切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能被称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B.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唐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C.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 4、下列节日中,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是(       

    A.春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教师节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微风吹拂着( )的柳丝,( )的草,(   )的叶,( )的花,都像赶集似的( ),形成了( )。

    《春日》的作者是( )朝的( ),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是(   )。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   ),要(   )。

     

  •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

    2.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

     

  • 7、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________

    (2)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________

    (3)形容跑得快。________

    (4)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tuò mò  fán zhí    qǐ qiǎo    fàn guǎn    yě liàn

    guàn gà zhuāng jià   qīng tíng   ruì shì   pán chan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 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______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

    画。“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_____种解释。

    【4】用简单的语言说说第3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小草的哪些动作中可以感受到它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短文的主旨,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短文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B.短文表达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C.短文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 10、认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指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______

    (2)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快乐阅读。

    黄炜是北京翠微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他知道的东西可多了同学们都叫他 小博士

    小博士有个习惯:对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如,他看到闹钟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奥秘啊。于是,他把家里的闹钟悄悄地拆开,观察内部结构;他又看到半导体收音机能发出声响,就把它打开,仔细研究。现在,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还能修理哩!

    黄炜喜欢阅读自然科学读物。他常常把学到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从宇宙,地球,讲到古猿进化到人;从人们最出用手指计数,讲到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从古人梦想的空中驾云,讲到宇宙飞船,外星人,飞碟和星际旅行……他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到地上的蚂蚁筑窝正是因为黄炜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所缺的标点补上。

    2.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绘(  )绘(    风云(  )(    )学(  )问

    3.黄炜为什么能成为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4.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吧!

     

  • 12、课外阅读

    王安石改绿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闲职在金陵。

    初春的一天晚上,王安石因事又来到瓜州,在岸边散步游玩。此时,王安石正在酝酿改革变法事宜,对面京口依稀可见,钟山巍然……想着自己虽然变法受阻,但宋神宗对自己还是信任,变法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还可以继续下去,来日还可大展宏图……心潮澎湃不觉口出一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偶得佳句,王安石非常高兴。冷静之后,王安石又觉得此诗虽然可以,但句子比较平淡,诗味不浓,缺少画龙点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个,看了怎么也觉得不合适,于是他又想了,“春风又过江南岸”,也觉不妥,后来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一连用了”“”“”“”“等十几个字,都觉得不好,一时江郎才尽,一连三天寝食难安,茶饭不思。

    有一天,王安石喝完酒后还在推敲用哪个字好,想着想着,突然想到:春风又到江南岸,万物复苏,江南不就绿了吗,,春风又绿江南岸。就这样王安石酒后诗兴大发,用一个绿,把江南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色画了出来,一时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千古佳作。

    不久王安石第二次为相回到京城,见面第一天,宋神宗问道:“爱卿又得佳句,可否赐教?”王安石道 怎么连皇上也知道了 天下人都知道了 怎么我不会知道 神宗笑道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诗道:“丞相苦无句,幸得家乡人,一酒酿佳诗,千古传美名。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王安石觉得原诗中的不妥,是因为____________

    3王安石经过推敲后把改成了绿”,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等字外,我觉得还可以将___填入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中。

    5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不要紧。”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上的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chǔ chù),(  )!”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dǎo dào)。”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 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3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的词语是(  )

    A. 糟糕   B. 聪明   C. 缺德

    3“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

    A. 赞扬了小姑娘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B. 赞扬了盲人伯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C. 批评了拿开水泥板不放回原处的人

    5你怎样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 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介绍了宋濂的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火把节(节选)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1选文描写了彝族人过______________节的情景。

    2__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彝族人过节的准备活动:打扫__________、穿上__________、准备__________

    3选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活动,从中可以感受到热闹的节日气氛。

    4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在交往中,相同的意思,选择不同的说法,起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下面工作人员的话就让人很不舒服,请你把话说得让人易于接受。

    (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

    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口语交际。

    你们班的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是民主选举?还是教师指定?还是轮流担任?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 18、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这句话的结构是_____

    (2)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我会修改病句。

    1.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第一个最先首次到达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怀着愉快而高兴地心情,接受了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雨一来,便放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妈妈买了茄子、冬瓜、猪肉,白菜等许多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

    (1)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学后,在操场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造句。(4分)

    因为…… 所以……

     

    只要……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