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下滑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成熟(shú shóu) 麻烦(fán fan) 罢工(bǎi bà)
摘果(zhāi zāi) 特殊(sū shū) 饿倒(dào dǎo)
2、选ABB式的后两个字:软( )
A. 绵绵 B. 洋洋 C. 乎乎
3、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 ( )
A.渔人
B.鹬
C.蚌
D.乌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款款 耳模 利益 大约
B.视觉 灵活 漂亮 害虫
C.蚂蚱 黑稠 瞎说 复眼
D.画家 啄磨 距离 备忘录
5、我会根据课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鸣叫 ( )的爪子 ( )的眼睛
( )地嘴 ( )的颜色 ( )的体态
6、课文理解。
(1)本单元是第_____单元,以______为主题。
(2)《绝句》中“迟日江山丽,_____”写出________的景色美。
(3)《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抓住蒌蒿来写,写出春天活泼的画面:________, ___。
(4)《三衢道中》中诗人描绘了梅子、小溪的美丽画面:________, ________。
(5)《燕子》一文中,作者巧妙地勾画了燕子的外形美:一身乌黑________, 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
(6)课文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美、_______美、_______美、______美。
(7)《荷花》中我们读到了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________,穿着_______,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_______,雪白的衣裳________。
(8)从文中我们了解到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昆虫备忘录》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这些可爱的生灵。
7、照样子写词语。
葡萄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邯郸学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ǒu ěr nuò ruò zhì huì jiǎn chá má fan
9、阅读理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sēn shēn)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long nóng)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剑)一样的金光,(射、穿)过树(梢、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èng shè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_ ____。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3】在( )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_______”。
【5】这段话主要讲得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0、勇闯阅读理解关。
小虾(节选)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候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这则文段写出了小虾_________的特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立即 ——( ) 安静 ——( )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了几种状态下的小虾?分别是什么?( )
A.一种,是自在的状态。
B.两种,分别是自在和生气这两种状态。
C.三种,分别是自在、生气和搏斗这三种状态。
11、课外类文阅读。
爱书的爸爸
我爸爸最爱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就丰富。”
爸爸每次出门,见人多的地方总是皱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有时买到一本书,他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不挤一下就错过机会了。”
爸爸平时是不发脾气的,可谁要损坏了他的书,那可不得了。有一回我不留心把一包饼干放在他的书上,不一会儿,书面就沾了些油。爸爸瞪着眼骂道:“你这小家伙,不是读书的,是吃书的!”还挥起拳头要打我,当时我怕极了。
爸爸每次买书回来,总要先洗干净手,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小心翼翼地把书包上封皮,然后再认真地翻阅。
我看到爸爸就想到书,看到书就想到爸爸。爸爸和书是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啊!
1.爸爸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3自然段主要写爸爸( )。
A.保存书 B.爱护书
3.用“ ”画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按照段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马良用心学画。
第二段( ):马良得到了神笔,并为穷人画画。
第三段( ):马良用神笔画画惩罚大官。
⑵马良为大官画了哪些画,目的是什么?
⑶如果你也有神笔,你想画什么,说说原因。
13、阅读《三袋麦子》片段,回答问题。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那袋麦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呀,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1】“神秘”是什么意思?从小猴神秘的表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土地爷爷也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简要说明你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在隔壁(节选)
入秋以来,一直借住在城郊一个叫“松树林”的村子里,院子的西墙外,是一片浩浩荡荡的玉米地。庄稼是季节的代言人。与庄稼为邻,就是与秋天为邻——这邻居,我喜欢。
我常会步出院门,沿着玉米地的田间小道,漫无目的地溜达。抬头看天,秋高气爽,棉花糖似的云朵,绽放在天鹅绒般湛蓝的天幕上。
两旁的玉米棵是列队的士兵,披着绿装,站得整整齐齐,等待着我的检阅。只是怀抱的不是钢枪,而是头顶粉红穗子的棒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仔细嗅起来,是玉米、青草与野花混合在一起的那种好闻的味儿。
田间的路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柔软得让我想脱掉鞋子,走在上面亲近它。路,在绿色的包围中延伸,我独自一人只是慢慢地踱着,什么也不去想。一群麻雀本来聚在前面“开会”,看我来了,轰的一声,以笨拙的姿态飞起来,陆陆续续落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定格成五线谱上的音符。偶尔会遇到斑鸠栖在路上,往往是成双成对的,嘀嘀咕咕说着情话。看到我,却并不慌张,该干啥干啥,直到我走到跟前,近得可以清楚看到它们颈上白色的斑点,才扑闪着翅膀,从容地飞起来。
累了,我就坐在路边,与一棵玉米对视。玉米是原野上最挺拔的站立者,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一直笔直地生长、生长,直到结出饱满丰实的棒子,直到叶子干黄,被镰刀收割。这一点,正如播种它的农人,在原野上挺拔一生,付出一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漫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高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糖”“音符”在短文中分别指什么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稼是季节的代言人。”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庄稼为邻,就是与秋天为邻——这邻居,我喜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B. 第二自然段中“列队的士兵”就是指路两旁的玉米棵,很整齐。
C. 因为作者走了一段路,很熟,所以想脱掉鞋子。
15、课内精彩再现。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描写了( )。
A.酒楼和行人 B.建筑物和人物的活动 C.店铺和行人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再回答问题。
( )着马 ( )着担 ( )着毛驴 ( )着车
★这些动词体现了画上人物_____(填文中的四字词语)的特点。
【3】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出了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张景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近来,张景沉迷于电脑游戏,爷爷奶奶劝说也不听,父母多次打电话来教育他他也不听。如果你是张景的同学,你应该如何劝说他,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天气真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声说:“我买不起,我没有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飞得这么低,难道看得见远处的家吗?(句意不变,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海底蕴藏着煤、铁、石油。
海底储存着稀有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仔细观察寻找。
我们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他想问个究竟,找到智慧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写了非常好的作文两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运动会上,五个三年级(2)班的学生得了名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每天学习坚持八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把鞋子穿好,套上袜子站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下课后,飞快地跑出教室。
2.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
钳子剪刀似的。
3.李老师举起那根教鞭高高地,却又轻轻地放在讲桌上了。
21、习作。
你一定有很多玩具吧?从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抓住玩具的外形、功能等主要特征,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