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描写了童心童趣,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请选出符合故事情节的一项( )。
A.“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为装神弄鬼把床单铰了两个洞顶在头上。
B.异想好事成立一个跳蚤马戏团四处收集跳蚤,结果被跳蚤咬得厉害。
C.想做好事给爷爷擦皮靴,却让小狗小猫坏了事,弄得地毯上到处是鞋油。
2、我会选择。
【1】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
A. 鸟类 B. 动物 C. 家禽 D. 母鸡
【2】大脑对思考正如飞机对( )。
A. 机场 B. 降落 C. 运输 D. 交通工具
【3】枪对打仗正如粉笔对( )。
A. 黑板 B. 老师 C. 教具 D. 书写
【4】字典对工具书正如( )。
A. 美术课对艺术品 B. 椅子对座位 C. 毛巾对生活用品 D. 钢笔对学习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
A. 珠穆朗玛峰 B. 乔戈里峰 C. 干城章嘉峰
4、“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 )。
A.把孩子们头上的斗笠比作蘑菇
B.把地上的蘑菇比作斗笠
5、比一比,再组词。
州( ) 厉( ) 牧( ) 拢( )
洲( ) 历( ) 枚( ) 扰( )
6、按照下面的提示,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1)我 喜 欢 他 不 喜 欢 (我不喜欢他)
(2)我 喜 欢 他 不 喜 欢 (我和他意见相反)
7、写出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1.亻:(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2.几:(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3.月:(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jiā jié wěi dà bǎo cún jīng yàn
ōu zhōu shè jì chuàng jǔ zhì huì
9、课外阅读
迷人的海洋
对大海我是一无所知,但看了《海洋的秘密》一书后,我完全被大海迷住了。
当我看到书中“海洋的诞生”时,心想:难道大海也有生日?它是哪一年生的呢?它的妈妈是谁?我带着这几个问题往下看。哦,我知道了。原来海洋是在月亮诞生时,地球受了强烈的震动而裂开,裂缝越来越大,海洋便渐渐形成了。啊,多么有趣!大海的妈妈原来是月亮。可是大海是有水的啊!这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仔细地看下去,原来大海里的水,是雨啊!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噢!原来是围绕地球的大气慢慢地冷却,变成了雾。雾越积越厚,便成了雨水。这雨没有止息地下了几千年,于是干枯的海洋便成了汪洋大海。
当我看到书中“海洋采药”时,有点奇怪,陆地上有药,海洋中也有药吗?知道了,知道了!喏,鱼肝油、琼胶、精蛋……不都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吗?
啊!海洋,你是多么绚丽、多么神奇!为了探索你更多的奥秘,我愿长大后成为一位海洋科学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诞生(____) 强烈(____) 探索(____)
【2】用“____”画出描写雨的形成的语句。
【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绚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告诉我们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肝油、琼胶、精蛋这些药是怎么制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东方破晓,晨光熹(xī)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yì)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níng)成的露珠。”另一颗水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么。”她忸(niǔ)怩(ní)地回答,“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móu)。起初像是微笑,尔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
头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岀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xuàn)耀(yào),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短文中雨珠说自己珍贵的原因是__________;露珠说自己珍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终,黎明女神裁定_______________更珍贵,因为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象一下,前两颗水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雨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泪珠“迟迟不肯开口”,是因为她不知道该说什么。(______)
(2)“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岀轻蔑的笑容”,说明雨珠和露珠很看不起泪珠。(______)
(3)“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这既是黎明女神对泪珠的称赞,也是对雨珠和露珠的批评。(______)
11、课外阅读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niànɡ)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短文写了蜜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__辨别方向。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3】蜜蜂通常利用_________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点,通过_________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__________;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__________。
【4】你还知道蜜蜂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邻居寿量总是轻蔑地对人们说:“有颗珍珠算什么?我也有,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 。”
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
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huàn)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的得是一种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深藏不露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放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给短文起个题目。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
(3)丝毫也不怀疑。( )
(4)认为有价值而妥善收藏。( )
【3】填空。
故事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人的“珍珠”,一颗是__________的真珍珠,另一颗只是______________ 的鱼眼睛。
【4】在正确的解释后打“√”。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告诉我们:
(1)鱼目与珍珠很像,不容易区别。 ( )
(2)不能把鱼目当成珍珠去骗人。 ( )
(3)拿鱼目当成珍珠,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 )
13、类文阅读
(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hào)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如,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中的“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二)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四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清明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名叫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被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mì)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安抚汨罗江中的蛟龙。虽然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有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在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糯(nuò)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多种含有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下列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是( )
A.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端午节是农历的( )
A.八月十五 B.九月初九 C.五月初五 D.三月初三
【3】下列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是( )
A.赛龙舟 B.观月祭拜 C.包粽子 D.挂艾草
【4】下列与中秋节没有关系的传说是( )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屈原投江
【5】下列对文段(一)和文段(二)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是( )
A.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龙舟竞赛、吃粽子、挂艾草等。
B.主要介绍了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
C.主要介绍了中秋节和端午节的来源及相关习俗。
D.主要介绍了有关中秋节与端午节的传说。
【6】想象人们过端午节或中秋节时的情景,写一写你们家过节日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样式,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 ),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__》一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③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声音延长
B.解释说明
C.话题转换
【2】选文中提到的能找到美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晶莹可爱。
【4】选文中列举的“极普通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这样的事物还有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你对文段画“ ”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学写拟人句。
例: 溪水哗哗唱着,鱼儿伴着歌声,摇头摆尾,跳起水族迪斯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课文,回答问题。
(1)“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是谁对谁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给我买的新铅笔不见了。”弟弟_____________
(3)顾客说:“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养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好看。
________
(2)世界上在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医生了。
________
(3)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有馒头、速冻饺子、衣架和元宵等。
________
20、修改:
要求: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错误标点。
2.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提示语。
3.另外至少再修改二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小花猫抓起盘子里的鱼就往嘴里送。妈妈一把夺下来把鱼,拉着小花猫去洗手,小花猫跟在后面, 地说,“我饿了!我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吧。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按照实验顺序写一写。注意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条理要清晰,字数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