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闲散 散文 散步 散心
B.木杆 旗杆 标杆 栏杆
C.挨打 挨近 挨挨挤挤 挨家挨户
2、下面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3、关于课文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能失信》讲的是小珍小时候的故事。
B.《童年的水墨画》的体裁是诗歌。
C.《剃头大师》中“我”的手艺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要好。
D.《肥皂泡》的作者姓冰。
4、“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听说”这个词说明消息不一定真实可靠
B.“我”具有不轻信、不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C.“听说”这个词可以用“传闻”替换
D.“我”是一个好奇心重、不严肃对待科学的人
5、将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株(______)兔 杞(______)忧(______)
(______)(_______)各异 (______)心(_______)气
奔流(______)(______) 含笑(______)(______)
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我没有出现在地图上,像你那样蜿蜒地贯穿全国。
蜿蜒:______
(2)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
生涯:_______
(3)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
无忧无虑:_____
(4)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遵循:_____
(5)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源源不断: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dēng long fēng sú xiǎng shòu yǐn yuē
(____) (____) (____) (____)
tòu míng nǔ lì zhēng yǎn huǒ kàng
(____) (____) (____) (____)
niǔ dòng dòng bīng kuā jiǎng ná chū
(____) (____) (____) (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fǎng fú bǎo cún jiǎn chá má fan
xī wàng fù zé xiū jiàn wēi wǔ
9、阅读理解。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éi 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般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sā sǎ)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àn 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请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3】“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这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___的作用;“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4】文章的第_________段侧重于描写草原的静态景色,这一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等景色;第__________段侧重于描写草原的动态景色,这一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等事物。
【5】读完全文,你体会到了作者对锡林郭勒大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美丽的月牙泉(节选)
走近月牙泉,沙漠驼铃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声声入耳,如同仙乐。放眼望去,只见沙漠中竖立着一块石碑,刻着“第一泉”。
依偎在泉边白色的栅栏上,我静静地、仔仔细细地品味着月牙泉,与她进行无声的交流,用心聆听她的呼吸。月牙泉太像一只美丽的大眼睛了,你看那一潭碧水,就是她那明亮的眼眸;那茂密的绿色芦苇就是她长长的睫毛;那四周金色的鸣沙山,就是她诱人的眼皮了,忠实地保护着她。月牙泉就是大漠中一只美丽的大眼睛,时刻仰望着蓝天白云,守护着她温暖的家园——月泉阁。
据记载,月泉阁位于月牙泉南岸,原有庙宇一百余间,亭殿楼阁,辉煌 ,游人登亭观赏,享受大自然的妙趣,思索这沙漠奇观,无不 心 目。可惜古刹胜迹曾毁于一旦,让人惋惜。我们现在看到的月泉阁是重建的,( )没有原来的气势恢宏,( )也不失精致典雅,古色古香。月牙泉和月泉阁、鸣沙山相依相偎,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来自 面 方数以万计的游人。
【1】补全词语。
______心______目 ______面______方 辉煌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虽然……但…… 因为……所以…… 如果……就……
【3】月牙泉是“大漠中一只美丽的大眼睛”,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月牙泉面积大幅缩减。为了不让月牙泉消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1】我知道选文中“一瞬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尴尬”的意思有: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②(神色、态度)不自然。根据“尴尬”的意思可知,“我有些尴尬”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省略号表示“我”省略了分数越来越高的方法
B.省略号说明“我”想告诉大家的内容不仅这些
C.省略号表示“我”只能想到这些,其他的说不出来
D.省略号表示“我”记忆不深刻,说话断断续续
【4】“我”把什么告诉了大家?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有趣的刺猬》回答问题
小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ei bei)着瓜皮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13、课外阅读。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凌云山的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气势磅礴—( ) 益世无双—( )
【2】请根据文中内容填空。
乐山大佛高___米,仅头部就有___米宽,双肩的距离为____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_______人。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乐山大佛_______。
【3】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修凿大佛________。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注意加点词语,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题。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1. 我给加粗的字注音。
镶嵌( ) 干涸( ) 缘故( )
2. 我会照着下面词语的样子再写出几个。
弯弯曲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一束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越来越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这句话中,作者把挑的一担水中的水滴比作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珍珠泉的___________之情。
4. 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15、开在空中的花——雪
①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所以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对雪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对孩子们来说,下雪是件快乐的事,能玩雪球、堆雪人、打雪仗……
②雪从云中降落到地面,是白色不透明的六角形固体降水物,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因此,人们常称雪为“雪花”。雪一般是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的高空气温条件下形成的。
③普通降雪有小雪、大雪,例如人们所说的“鹅毛大雪”,就算比较大的降雪了。但是,在英国和美国曾经下过更大的雪,雪花的直径有10厘米,如同小碟子一样大,被人们称作“雪碟”。
④我国北方经常下雪。在我国平原地区,积雪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每年积雪时间达到200多天。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区长年积雪,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等地下雪和积雪的时间都在半年以上,长白山的天池达9个月。
⑤雪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一般看到的雪是白色的,但是在西藏下过红雪,内蒙古下过黄雪,西伯利亚下过青雪,阿尔卑斯山下过绿雪,瑞士下过褐雪。这些奇特的雪之所以有不同颜色,是因为雪中含有不同的植物或矿物质的细小颗粒。
⑥雪下到地面和高山上,形成积雪,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水力资源。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农田,就是靠祁连山的雪水浇灌的。当然暴风雪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1】第①自然段中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对雪有一种特殊的偏爱”,这是因为:( )
A. 雪有很多颜色,非常美丽。 B. 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C. 雪像盛开的花朵一样。 D. 北方的冬天经常下雪。
【2】造成雪的颜色不同的原因是:( )
A. 下雪的时间早晚不一样。
B. 下雪的温度各不相同。
C. 雪下到了高山、平原或者大河等不同地方。
【3】从文中看,雪有很多好处,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一项是:( )
A. 孩子们可以玩雪球、打雪仗、堆雪人。 B. 雪可以降温,也可以使空气清新。
C. 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水力资源。 D. 雪能够杀灭多种有害细菌。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英国和美国下过直径10厘米的雪花。
B. 雪一般是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的高空气温条件下形成的。
C. 雪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危害。
D. 雪花是不透明的六角形固体降水物。
16、口语交际。
李玲考试没考好,她伤心地哭了,你会对她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看过大海吗?写一写面临大海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三年级(1)班的晶晶昨天(5月14日)下午放学后,把一个红色小熊形状的水壶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语段。
要求:
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不准确的词语。
2.另外至少再修改三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声音,就会竖起来。两只眼睛是绿色的,闪闪发光。它全身的羽毛都是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们要认真锻练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辨别事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我们开了一场辨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军是个克苦学习的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头的两侧有一对园而突出的眼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八单元:续写故事
题目:续写《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