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关联词语填空。
(1)张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不会出交通事故。
(3)( )天下雨,( )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 )漂亮( )显得很大方。
2、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啊!
B.这难道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C.这难道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D.这怎么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呢?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缸(ɡōnɡ) 缝隙(xì)
B.掀起(xīn) 钳子(qián)
C.搏击(bó) 副业(fú)
D.末尾(mò) 腹部(fù)
4、我会读句子,划掉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4分)
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件事完成了。
妈妈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排除 去除)衣服上的污迹。
老师把这一条意见当作最(宝贵 珍贵)的礼物。
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严肃 严格)的要求。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公路从田野穿过,近处一(_______)(_______)玉米威武地挺立着,成行的向日葵绽开着一(_______)(_______)黄花。
一(_______)微风吹过,远处成(_______)的蒲公英就随风摆动,接着,一(_______)(_______)成熟的小绒球上飘出一(_______)(_______)小伞,下端还带着一(_______)(_______)黑芝麻似的种子,像无数(_______)小蝴蝶在翩翩起舞。
6、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___________)
2.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___________)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___________)
4.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___________)
5.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___________)
6.几对飞倦了的燕子在电线上体憩。 (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近义词。(5分)
立刻( ) 赞叹( ) 节俭( ) 观赏( ) 教诲( )
8、看拼音写词语。
xíng zhuàng hú li dīng líng xiāng cháng jì xù
mì mì tái tóu líng qiǎo qiān kè xī wàng
9、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选文中描写颜色的“ABB”式词语有_____、____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
【2】选文是从: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特点的。( )
A.颜色和形状多
B.颜色多和颜色变化快
C.颜色多和形状变化快
【3】下列词语能够描写马变化快的是 ( )
A.变化无常
B.稍纵即逝
C.模模糊糊
【4】读了选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雨珠·露珠·泪珠
东方破晓,晨光微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另一颗水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么。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而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她忸怩地回答。
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出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了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珠”“露珠”和“泪珠”象征了我们生活中的两类人,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哪两类人?
(1)雨珠、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常说,人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雨珠、露珠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可女神为何偏偏赞美“泪珠”呢?请从文中至少找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神消失了,留下“雨珠”和“露珠”各自陷入了沉思。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雨珠或露珠接下来的表现。(任选一个对象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短文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关,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它和松__梅被人类誉为__岁寒三友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官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_______困难,不_______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__它和松_____梅被人类誉为___岁寒三友____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对近义词。
【4】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竹子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5】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_______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一 枚 金 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______,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又看见________,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接着看见了________,这一次它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柳
①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柳树(①)是最早的报春使者,(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③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④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⑤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⑥柳树枝(②)纤细,(②)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⑦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③)是塘边河岸,(③)是丘陵山地,一经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文中①处应填的关联词是________,文中②处应填的关联词是________,文中③处应填的关联词是________。
A.虽然……但是…… B.无论……还……
C.不但……而且…… D.如果……就……
【2】与句子“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意思不同的是( )
A.在那冰消雪融的时候,正是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
B.正是那泛青的柳芽在冰消雪融的时候首先把春意带到了人间。
C.在冰消雪融的时候,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的正是那泛青的柳芽。
D.在那冰消雪融的时候,是那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了人间吗?
【3】“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4】“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前半句谚语是( )
A.有心栽花花不成
B.画虎画皮难画骨
C.月到中秋分外明
D.山穷水尽疑无路
【5】柳树用途很广,下面不是柳树用途的是( )
A.生命力强
B.防浪护岸
C.炼火药、做夹板
D.制作农具、家具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开始,他(勤快 勤劳)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谈 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枯萎 枯燥)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倒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
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 返回)了生机。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下面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1自然段是按____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过两天。
【4】你觉得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小陶土
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它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了,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地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它想知道。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的小手伸进桶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它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它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它放在辘(lù)轳(lú)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急忙跑去跟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它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它也知道自己有危险了。“完了!完了!”它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它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它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下雨吧。”它想。“来点水吧。”它叹息。“求求你。”干渴绝望的它挤出了这句话。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有声音传进工场里。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1】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并复述故事。
①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 ②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
③女孩将陶土做成了一个杯子。 ④陶土快干掉了。
⑤陶土在木桶里。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开始时,小陶土的愿望是_____。
【3】小陶土后来从木桶里出来的原因是( )
A.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
B.它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它。
D.老师叫男孩使用这一团陶土。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人像陶土一样,很容易被揉搓及塑造。
B.世界上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C.找到目标是最快乐的事情。
D.陶艺是世界上做善事最好的方法。
16、读句子感受写法,并仿写。
(1)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这一句中用“____________”一词来写他的精神状态,用在这里很合适。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___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样写使句子更加____________。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仿写句子)
连……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仿写句子)
有……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情景一:爸爸特别爱抽烟,每天家里烟雾弥漫,把自己的身体抽坏了,我和妈妈也跟着“吸毒”。我想对他说……
情景二:小刚一放学就沉迷于网络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 我想劝他····
同学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劝说)那你打算针对上面的哪件事进行劝说?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怎么样劝说更有效,小组交流后,在全班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山坡上新栽种了苹果树、梨树、枇杷树和果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练厅里摆满了准备练习的学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任选一题,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故事有趣,字迹工整。
1.写一篇童话故事。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奇特的经历?
2.请在下面的词语中至少选三个,编一个童话或者寓言故事。
河马医生 山羊 生日礼物 口罩 大象 阳光 森林 隔离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消毒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