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中“迟日”的意思是这一年的春天来得太晚了。
B.这两句以粗笔勾画出春的轮廓(kuò),描绘出春色的美好。
C.第二句的意思是暖暖的春风送来了花草的香气。
D.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河豚(dùn) 疲倦(juàn) 纤细(xiān)
B.莲蓬(péng) 伶俐(lín) 翼尖(yì)
C.联络(luò) 支援(yuán) 膜翅(mó)
D.大约(yuē) 缭乱(liǎo) 束缚(fù)
3、下面四组词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是( )
A.辨别 尽管 姿势 悬涯
B.模形 确实 官吏 遵守
C.流淌 秘密 骄傲 既然
D.蜻蜒 欧洲 苇秆 花篮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幅画不是很完美,你可以再画蛇添足。
B.在学习中不可以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C.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亲眼看看他心中总有所怀疑。
D.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5、带着问题来读书。
本文作者是( ),写的是( )季( )里的一池( )盛开时的情景,最后( )与( )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阻力 (_________)方向 (_________)花瓣
(_________)风景 (_________)石料 (_________)造纸术
(_________)的搏斗 (_________)的记忆力 (_________)的图案
(_________)的身段 (_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_)的视觉
7、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争奇____________ 确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无误
荡______荡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 含笑____________
1.以上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鲜花绽放的有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_____”的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iàn biàn huàn yuán rùn pǔ tōng
guānɡ máng miào mén xiōng měng wēi wǔ
9、阅读检测台
草木有情
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它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散发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花。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过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òng)地上。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粗的都紧紧抓着土壤。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力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réng rēng)旧对它疏于管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丫,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时时关注着它。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身都披上了绿装。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
我由此感悟到,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2】“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力量小,不健壮,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柔弱”的“弱”正确的解释为( )。根据解释②,可以用“弱”组词为( )。
【3】作者为什么由开始的不“打理它”到后来的“注意它”“关注它”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燮笔下的《题竹石》中的竹和文中的桂花一样,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你能将《题竹石》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猕猴
①到过峨眉山的游客,一定忘不了山上那逗人喜爱、活泼机灵的猕猴吧。
②在峨眉山上,有好多野猕猴,它们往往结伙成群,多则上百只,少则几十只。在它们当中,有凶猛强壮的公猴、老猴;有温柔顺从的母猴;有既可爱又可怜、胆小怕事的小猴。它们都长着一身灰毛,有着一个红屁股,样子不算美,但不使人讨厌。
③初到峨眉山,猕猴给你的第一个印象是可爱。你看它们:坐着、躺着、跑着、吃东西时的姿势多么像人啊!加上那个圆圆的脑袋,那双调皮的眼睛,那对大招风耳,那条短尾巴,真是迷人。特别是你摊开手,在手心上放下一丁点儿食物,送到它身边。它开头会看了又看,肩膀一动一动地,身体也坐不稳。到了最后,它急了,飞快地用那只长满毛的小爪一抓,食物就到了它嘴里。这时,你会觉得手心被细毛轻轻一碰,一痒,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难怪“老外”也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直叫:“( )K,( )K。”
④在峨眉山猕猴中,那些满嘴尖牙的大猕猴不但可爱,也很可怕。记得我们一家初到峨眉山游玩,刚爬上“九十九道拐”,就听到一阵阵獾一般的叫声,向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一打听,知道是猕猴群在叫。一位阿姨对我们说:“上面的猴子太多了,太可怕了,你们四个人恐怕过不了关!”
⑤后来,我们硬是等到有了一大群人,才一起走上山。天啊!那些大猴子坐在路旁,比我这一米四几的个头也矮不了多少。我们从小路上过,要贴着它们的身子走。我努力冷静下来,学着大人的样:把手摊开,表示身上没有食物可供它们食用。不知道为什么,一只大猕猴张牙舞爪地向我前面的一位年轻阿姨扑去,背包被抓开了,糖果落了出来。那阿姨尖叫一声,再看,那只大猕猴还在她脚上抓了一下,即刻起了好几道红印子。那只大猴一边吃糖果,一边还对着阿姨吐气,那样子好像在说:“你要是张嘴再叫,我还给你一下。”我走在后面,被吓得心惊肉跳,连大气也不敢喘。
⑥这时,游客中不知谁忽然叫了一句:“滑杆来了!”我吓得差一点叫出来,妈呀!这时候还敢和猕猴斗嘴。我正想着,却见猴群忽然惊了,由那只抢糖果的大猴带队,一齐跳下山崖,往丛林中去了。这下,游客们高兴地叫了起来。那位叫“滑杆来了”的叔叔很有经验地对大伙说,猴群最怕峨眉山下扛滑杆的人打它们,只要听到抬滑杆的响声或是听到“滑杆来了”的吆喝,它们就会像风一样马上跑散。嘻,真想不到这些顽猴也有怕头哩!登山的游人都笑了.笑猕猴的乖巧、欺软怕硬,也笑在顽猴面前,大家手足无措的滑稽窘态。
⑦当然,登峨眉山见到的远不是只有猴子。比起那连绵不断的山峰,那丛丛的树林,猴子太渺小,然而,正是这几乎不值一提的猴子,给峨眉山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1】“难怪‘老外’也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直叫:‘( )K,( )K。”’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时候“老外”的状态,比较恰当的词语是( )
A.洋洋得意 B.无精打采 C.兴高采烈 D.闷闷不乐
【2】“我们从小路上过,要贴着它们的身子走”中“贴”的意思是( )
A.粘上东两 B.紧紧靠着 C.糊上墙 D.书法字帖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开篇点题 D.照应开头
【4】有游客大喊:“滑杆来了!”这样喊的目的是( )
A.嘲笑怕猴子的游客
B.吓走欺负游客的猴子
C.告诉游客别怕猴子
D.告诉游客对付猴子的工具来了
【5】文中第⑦段写道“正是这几乎不值一提的猴子,给峨眉山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此乐趣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猕猴像人一样的姿势,让人感到可爱。
B.猕猴的野性让游人手足无措。
C.连绵不断的山峰令人心旷神怡。
D.猕猴欺软怕硬的样子让人哈哈大笑。
【6】找出短文中一处描写猴子外形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峨眉山的猴子既可爱又可怕,可爱在哪里?可怕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剪枝的学问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_______(hào hǎ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我着_______(zhuó zháo)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_______(jié ji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远远望去,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_______(bèn bēn)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
【2】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概括剪枝的学问。
剪枝要________,保留________
【3】找出与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4】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最后一自然段横线上写写树上桃子的样子。
12、按原文填空,再答题。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___________。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根据大雁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分析,推断出它肯定__________
第二步:根据大雁的____________情况分析,推断出它肯定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根据大雁的________________分析,推断出它肯定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
这一段话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子,没听说过吧?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科学家,常常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几张交响乐唱片。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就开始正式实验,在一块一亩大的稻田里,每天播放25分钟的交响乐。一个月以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另一块田里没有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茁壮,平均株高要超过30厘米。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有能预报地震的山芋藤,有能净化水体的水葫芦,还有会“咬人”的漆树。只要你仔细地去观察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植物世界,一定也会发现许多奇妙的植物。
【1】判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
A.黏液nián B.沼泽zhǎo C.捕捉pǔ D.粘住zhān
【2】本文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就……”写句子。相信你会写得很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介绍了植物的哪些奇妙之处?请你连一连。
山芋 藤能吃虫
毛毡苔 能预报地震
水葫芦 会“咬人”
水稻 能净化水体
漆树 能听音乐
【5】巧选动词。
跳 踢 吹 弹 拉 滑
( )小提琴 ( )钢琴 ( )笛子
( )足球 ( )旱冰 ( )皮筋
【6】有趣的词语接龙。
竟然——(______)——(______)——果然
【7】毛毡苔是怎样捕捉飞虫的?请在文中用“_____”画出相关句子。
14、认真阅读《一面五星红旗》节选,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
不久,筏子[飘 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 )河面,周围一( )漆黑,我想大声呼喊,给自己[状 壮]胆鼓劲。还没等我喊出口,只觉得眼前一黑,便落入[击 激]流之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 )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 谜]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 )小镇,走进一( )面包店。
【1】划去文中“[ ]”里不正确的字。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勾。
好几处(chǔ chù) 背(bēi bèi) 包 转(zhuǎn zhuàn)来转去
【4】“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 )小镇,走进一( )面包店。”这句话中的加下划线的词语让你体会到什么,联系上下文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一词可以改成“ 创造”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四字词语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捣烂成浆→______________
【4】2010年8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月球背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这足见蔡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那么请你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来赞美蔡伦吧!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很多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开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式了,对于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么能在马路上踢足球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句子)
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外祖母去世了,我能不悲伤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彩笔被小明带回家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吹,水花四散,如烟,如雾,如尘。(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字写得漂亮。小明画得一手好画。(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明湖岸边栽着无数数不清的杨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赵琳娜出席了市比赛英语演讲,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兴奋地高兴地向她祝贺,老师夸奖她说:“你真是太棒啦?我为你感到骄傲!”
21、习作。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熟悉的人,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有乐于助人的朋友 …… 他(她)们或给你帮助,或让你感动。请选择一位自己熟悉的人,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她)突出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③不写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