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

    B.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C. 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D. 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 2、《鹿角和鹿腿》与《陶罐和铁罐》一文相比较,哪些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A.都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B.共同点是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究实用性。

    C.共同点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俊俏(xiào  qiào) 吹拂(fú fó) 丝绦(tiāo  tāo)

    衣裳(shānɡ shāng)   莲蓬(fénɡ  pénɡ)   偶尔(ér ěr)

     

  • 4、牛羊再也不肯到山沟里去吃草了,是因为马良在山沟里画了(  

    A. 老虎 B. 豹子 C. 黑毛狼 D. 马儿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目( )口(   眉( )( )笑   )( )相照

    胸有( )( 手( )无(   斗(   )星(

     

  • 6、辨字组词。

    ________)     折________)     颈________)     株________

    ________)     析________)     颂________)     珠________

  • 7、我会组词语。

    辨(______        密(______        历(______        娇(______

    瓣(______        蜜(______        厉(______        骄(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读拼音,写词语。

    láng zi   féi zào   chóu rén

    xí guàn 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理解。

    东方之珠

    ①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②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金色的沙滩又细又软,轻轻的海风温柔地抚摸着游客的脸,浪涛哼着小曲缓缓地拍打着沙滩。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这金色的沙滩上,真是舒服极了。

    ③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tún)、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④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楼鳞(lín)次栉(zhì)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láng)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⑤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jiàn)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⑥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cuǐ)璨(càn)的“东方之珠”。

    【1】联系短文内容和图片推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选一个词语写出它的意思。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东方之珠”的?

    “东方之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抓住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运用这样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⑤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写一写。

    金色的沙滩又细又软,轻轻的海风温柔地抚摸着游客的脸,浪涛哼着小曲缓缓地拍打着沙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边塞(sài)地区。人名尊称他为“塞翁”。

    有一天,塞翁走失了一匹马。邻居们得知消息,纷纷表示惋惜,可塞翁却不以为意,反而

    劝慰大伙儿:“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还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又来道贺,说塞翁有福气,塞翁却忧心忡忡(chōng)地说:“也不一定是什么福气,谁知道它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骏马,他的儿子(   ),天天骑马兜(dōu)风。终于有一天,儿子(   ),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断一条腿,成了终生残疾。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   ,

    不久,边塞发生了战争,身强力壮的青年都去当了兵,十有八九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父子两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1读第4自然段,把“得意忘形、喜不自禁”这两个词语正确填入括号里。

    2读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推想塞翁说的老话是哪句,写在横线上。

    3读短文,根据故事内容填空。

    (1)塞翁走失了一匹老马,邻居们感到惋惜,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2)老马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来道贺,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腿,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塞发生了战争,塞翁的儿子因摔断腿而避免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哪个题目最适合这个故事?(   )

    A.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B.塞翁失马,因福得祸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yān,意思是“怎么”)

    5短文最后一段话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

    6“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的特点。本学期我们课外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中外寓言故事。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并把你从中感悟出的道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要是从桥上把辫子(  )下去,就能(  )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  )过去,连牛都能(  )住呢。 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还有呢……

    就是在露天里,也能睡大觉。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  )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还有呢……

    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  )在树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全晾完啦。在衣服晾干以前,我就能读上十本书。妈妈还会对我说:‘谢谢小真啦。’”

    1上述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选文中的指的是____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套 卷 钓 拉 甩 垂

    3选文中,“的长头发可以做很多事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的描述,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上课

    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___________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___________

    【2】选择答案。

    (1)“笑眯眯”是对老师(_____)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_____),把自己比做(_____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_____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来。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羡慕姜子牙

    姜子牙,渭水钓鱼的老翁,武王伐纣的军师,《封神演义》里呼风唤雨的姜半仙。说实话,年轻时我真没把他当回事儿。没想到,有把年纪,又人生屡屡受挫后,我对姜老先生越来越羡慕了,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他本是殷纣王宫中一个小吏,跟纣王干了不少年,也就是说是个有历史污点的人,大有潜伏特务的嫌疑。可是,弃暗投明后,在周文王这里不仅丝毫不受歧视,不被怀疑,反而被委以重任,掌管大权,居然能在那么多根正苗红的人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让我羡慕。

    从各种历史记载来看,他既没有名师指教,也非名校毕业;既没有任何学位,在网上也查不到他的学历证书,最多算是个自学成才的准知识分子。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被拒于门外,而是被充分信任,拜相入将,高举帅旗,运筹帷幄。让我羡慕。

    谁都知道,对当官的来说,年龄是个宝,如果年龄一过线,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得退休下岗。可姜子牙在渭水河畔遇到周文王时,已年过八旬,发白齿落,老态龙钟,重孙子都会打酱油了。人家周文王依然恭恭敬敬发地把他把宝贝一样,封高官,居帅位,掌大权,让他威风八面,再造乾坤。让我羡慕。

    众所周知,能在朝中翻云覆雨,掌控局面者,无不有门有派,舍此便孤掌难鸣。寸步难行,迟早垮台。姜子牙偏偏是与谁都瓜葛,既非名门贵胄,又非派系头头。他净身入仕,但却能在朝中站得住,叫得响,毫无孤立之感,终于成就千秋大业。让我羡慕。

    古往今来,贤士能人入仕之途,或当面自举,可他人推荐,或考试录取,或层层选拔。可姜子牙却剑走偏锋,独出心裁,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在渭水之畔直钩无铒垂钓三年,精心上演行为艺术,且编歌谣叫渔翁、樵夫到处传唱,为自己造舆论,可谓术不正,路子歪,君子不齿。但周文王并不因姜子牙功利心太重,进取之意太旺而心存鄙视,照样重用不疑,全权相托。让我羡慕。

    看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

    (节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段跟前面的各段一样,都侧重介绍姜子牙的诸多不足但很幸运,其实这都是在赞扬周文王的不拘一格用人才

    B、第段先言古往今来的贤士能人的种种入仕之途,是为了衬托姜子牙的剑走偏锋,独出心裁。

    C、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姜子牙精心上演行为艺术并为自己制造舆论,这些 都是君子不齿的做法,这说明姜子牙是小人。

    D、周文王照样重用功利心太生、进取之意太旺的姜子牙,说明他能识人,并不为世俗正统观念所束缚。

    E、文章围绕羡慕姜子牙这一论题,结合姜子牙的人生际遇,直接联系当今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姜子牙的幸运的?

     

     

    (3)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声音的趣味

    叶圣陶

    ①各种的声音,引起我们各种的情趣、各种的想象。

    ②夏天,树枝一动不动,送出一片蝉声来,我们只觉得很寂静。秋天的夜里,围绕屋子都是秋虫的声音,我们也觉得很寂静。同样的寂静却又有不同:蝉声带着热味,而秋虫声带着凉意。

    ③水声是很有趣味的。小溪好像一个人在那里轻轻地弹琴,瀑布好像许多人在那里不断地打鼓。弹琴固然寂静,打鼓也不觉得喧闹。大江、大海的声音却像山崩地裂,带着一种惊天动地的气势,我们听了只觉得自己的微弱,连口都不敢开一声了。

    ④走进都市里,便到处听见人为的声音。火车和汽船呜呜地响着汽笛,各种车辆发出各种的声音,有些店家奏着招引买客的音乐,有些店家开着无线电收音机。如果走进工厂,便听见机器运动的声音,很有规律,显示巨大的力量。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声音,情趣和前面说的那些声音自不相同。

    ⑤各种的声音引起我们各种的情趣、各种的想象。

    1仔细阅读第③段,再回答问题。

    (1)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用“﹏﹏﹏”勾画出来。

    (2)这段话抓住 和大江大河的声音进行描写,把它们分别比作 和山崩地裂的声音。

    2整篇文章介绍的声音我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

    3第②段“同样的寂静却又有不同”这句话中“同样的寂静”指的是_________让我们觉得很寂静,还有_________让我们也觉得很寂静。“又有不同"指的是蝉声带着_________,而秋虫声带着_________

    4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未入睡的你会听见什么声音?由这种声音会想到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昨天傍晚,王宁把语文书落在了学校的阅览室,她写了一则寻物启事,但有两个不当之处(格式或内容),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写拟人句)

    (2)陶罐被农民埋在土里。(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诗中的是怎样的一个小男孩儿?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苹果、葡萄和丝瓜都是很有营养的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书包里有语文、外语、数学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西红柿、黄瓜、青椒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参是东北的三大特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题目:如果我是______

    要求:1.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象出你如果是另外一个人、一种物之后所发生的事情。2.你可以是老师、爸爸(或妈妈),可以是小猫、小蜜蜂,可以是储蓄罐、铅笔刀,还可以是太阳、电视机、卡通人物……内容要具体,句子要通顺,书写要认真。习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