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 )在监牢里。
A使开着的物体合上 B使机器等停止运转 C放在里面不让出来 D倒闭,停止
2、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白云飘得高高,但是明天还是个晴天。
B. 那不是一把普通的伞,而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
C. 年轻人如果碰到上了年岁的人来走搭石,就会弯下腰去背老人过河。
D. 因为不知铁罐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锈烂了,所以人们怎么也找不到它。
3、下面四组短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
A.有趣的事情
B.津津有味地吃
C.大口大口地淌口水
D.香喷喷的饭菜
4、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琢(zhú)磨 距(jū)离 款款(kuǎn)
B.衬(chèn)裙 耳膜(mú) 利益(yì)
C.大约(yuē) 蚂(mā)蚱 黑绸(chóu)
D.备忘录(lù) 瞎(xiā)说 黑斑(bān)
5、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hú jú chì bǎng yuān yang yòu qī yāo qǐng jì lǜ
( ) ( ) ( ) ( ) ( ) ( )
guī jü shèn zhì cháo shī pǔ tōng shū cài yān jiū
( ) ( ) ( ) ( ) ( ) ( )
6、读拼音,写词语。
xiàn mù bēi cǎn chèn shān ōu zhōu fǎng fú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qīng tíng ruì shì kū long dīng zhǔ yě liàn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7、补充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物( )其( ) 斩钉( )( ) ( )手之( )
( )能补( ) ( )以养( ) 取之( )( )
(1)“取之( )(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3)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 )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8、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 bǎo cún zhì huì biàn rèn
qīng shuǎng xùn sù fǎng fú wēi wǔ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了张收款单寄给妈妈,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这天,妈妈发现自己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去取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要的60芬尼报酬。正当他要把钱放进口袋里时,突然发现旁边还放着一张母亲给他的账单。
彼得欠母亲如下款项:
十年的幸福生活0芬尼;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有个爱他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他悄悄地走到母亲身边,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口袋里。
【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主意:
索取:
报酬:
羞愧:
【2】彼得和妈妈的账单有什么不同?
【3】彼得看了妈妈的账单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5】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
10、阅读
暴风雨——大自然的启示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抽噎。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
那优柔
甜蜜的催眠曲
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翩起舞,把蔚蓝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辗转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B.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C.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抽噎。
D.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4】“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我还能用两句古诗说明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用“~~~~”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4】这篇短文按照_______顺序来描写五花山。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花山”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植物也要睡眠吗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有许多小羽片(组合 组装)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 聚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的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豆角等。
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花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各种各样的花,睡眠姿态也各有不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有些花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霄草、夜开花等,它们都是昼闭夜开的花。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什么是植物的“睡眠运动”?用“﹏﹏﹏”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人和动物是需要睡觉的,植物也是需要睡觉的。 ______
(2)花生要睡觉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慢慢向上关闭。 ______
(3)太阳花每天中午准时睡觉。 ______
(4)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来写的。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写了植物的花的睡眠。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以紫茉莉为例写出有的花睡觉___________的特点,以番红花为例写出的有的花睡觉_________的特点
【6】第三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改为“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好不好?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下面字的读音正确吗?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露(lòu)出(____)
花骨(gǔ)朵儿(____)
饱胀(zhàng)(____)
【2】下面对选文中“冒”的理解,你认为哪个更准确?打“√”。
(1)“冒”字表现出荷花出水面时的莽撞冒失。( )
(2)“冒”字表现出荷花出水面时的生机与活力。( )
(3)“冒”字说明荷花出水面时很突然。( )
【3】选文第一段写出了荷花冒出水面时的三种不同姿态,请简要列举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中画“——”的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童年生活
冰心4岁时,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军展,佩上短军刀,跟着父亲学打抢、骑马、划嘉,黄昏后,就在入泊的军舰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
冰心不仅是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波的孩子,同时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姑跟母亲认字卡,6岁进私垫。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同故事,使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7岁的冰心自己拿起了《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她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平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很赞赏她的才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作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父亲与朋友开诗社的时候,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位置(zhǐ zhì) 活泼(pō pē) 思索(sǒu suǒ) 辽阔(láo liáo)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的大海 (__________)的心灵
(__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_)的兴趣 (__________)的作家
【3】解释词语。
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加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一个过渡句,用“ ” 画出来。
【5】冰心奶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的原因是( )。
A. 因为冰心是个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泼的柱子。
B. 固为冰心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
C. 因为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而且她还聪明好学。
15、阅读短文。
春的精灵
春天到了,碧绿多姿的柳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在那纤细摇曳的万缕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白色的“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
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的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它们翩翩起舞,变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会扑在人们的脸上,有时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在跟我捉迷藏吧!
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它们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______) 似乎——(______) 快活——(______)
【2】“白发苍苍”的本义是__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
【3】春天柳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什么?作者把它当作精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喜欢春天的柳絮?用“____”画出文中的句子。
16、照样子,写词语
结结实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欣向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燕子飞来飞去。(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飞来飞去。
2.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角仙的力气一定似乎很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幅图画很有趣。(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总可以回到原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___________,总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苹果、葡萄和丝瓜都是很有营养的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书包里有语文、外语、数学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西红柿、黄瓜、青椒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参是东北的三大特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造纸术及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②这幅画大约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③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缸闲着一口。
④我要及时改正问题,发现问题。
21、习作。
在《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冲,我们学习了从几个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请用你学到的方法,试着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可以写一处景物,也可写一件日常用品,语句要通顺,不同方面要分段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