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张凡同学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提高得很快。
B. 无论是语文、数学和外语,都应当认真学好。
C. 我没有吃他家的饭,甚至连水都没有喝一口。
D. 即使再晚,可是他也不会离开岗位。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她兴奋不已。
B.他翻来覆去地遗落了一地的东西。
C.小鹿在树林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D.动物们都在小河边痛痛快快地喝水。
3、贾里的学校要举行____校庆。( )
A. 二十年 B. 三十年 C. 四十年
4、下列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B.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C.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D.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5、我会形近字组词。
骑 倚 除 余 状 壮 刮 敌
( )( ) ( )( ) ( )( ) ( )( )
6、填空。(没教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云,让大自然充满神奇。这地方的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2.鸟,为大自然平添生趣。“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看,“小燕子带了________________,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________________”,春天更美了。听,三衢道中的绿阴里,“________________”,诗人走得更轻松了。
3.花,给大自然增添光彩。“鲜花朵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水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让白居易念念不忘;大林寺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令他无比惊喜。
4.水,使大自然有了灵性。“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独在___________为异客,每逢佳节___________。遥知兄弟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少一人。
(2)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一双___________似的尾巴,一对___________翅膀,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的小燕子。
(3)《守株待兔》一文,题目中“株”字的意思是_____。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fǎng fú jiāo ào xīn shǎng zhǔn què
wēi wǔ mì mì wēi xiǎn dào lǐ
9、课内阅读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yūn yùn)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xī qī)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独角仙是_________的一种。之所以叫它独角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独角仙的_________,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独角仙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太阳》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改写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段话分别写出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3】“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拔花生
秋天到了,湛蓝的天空如同洗过一般洁净,果实累累的果树上有许多又大又圆的果子。我尽情地享受着这金秋时节。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上庄水库旁的花生地里拔花生,我非常兴奋。看,花生地好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每一株花生秧都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我想,藏在地里的花生宝宝一定又白又胖,非常好吃!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拔了,先戴上了手套,眼睛寻找着目标。突然,找到了一株又绿又大的花生秧,我用力一拔,没拔动,花生仍躲在它们的老巢里,不肯出来,真是气死我了!接下来,我憋足了气,双手抓住秧子的根部,使出全身的力气,再次用力一拔,终于拔出来了,我却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大屁蹲。看着根上缀着那么多的花生,我心里高兴极了。再仔细一看,这些花生足有十多粒,它们有的像数字8,有的像小葫芦,有的大,有的小,也有的什么也不像,都可爱极了。于是,我兴致勃勃地摘起花生来,一个、两个、三个……就这样,我拔完了摘,摘完了拔,竟然摘了一塑料袋花生,我非常高兴。
回到家,品尝着劳动的果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果实( )( ) ( )( )及待
兴致( )( ) ( )高( )爽
【2】花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 ”画出来。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花生地好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_____)
(2)每一株花生秧都享受着阳光的沐浴。(_____)
【4】“我”品尝着劳动的果实,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一个童话来敲门(节选)
笃笃笃——雪夜里,一阵很有节奏又很有礼貌的敲门声。
“是谁啊?”躺在床上却是毫无睡意的老奶奶,很欢喜地问。下了好多天的雪,没人串门,没人说话,孤单寂寞的滋味真不好受。此刻,哪怕是来一只熊,老奶奶也想找它说几句话。
“我是一个童话。”那声音听起来暖和和的。
“请进!请进!”老奶奶拉亮了灯,披着上衣,准备起床给童话开门。
嘎吱——门被童话推开了。
一阵暖洋洋的风吹进了老奶奶的屋子,壁炉里的火燃了起来,杯子里的水变热了,凉飕飕的被窝变得暖烘烘的。
“我猜,童话肯定是个毛绒绒、暖洋洋的小家伙!”老奶奶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好多的孩子听,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
【1】“凉飕飕”中的“飕”是个生字,可是我能根据字形,再联系上下文猜测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__,我还能联系上下文知道“凉飕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从短文中找出“凉飕飕”的反义词是________。
【2】童话来了以后,老奶奶的屋子里有什么变化?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请进!请进!”老奶奶拉亮了灯,披着上衣,准备起床给童话开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夏天来临的时候,童话再一次来敲门,老奶奶的屋子里可能有什么变化呢?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
嘎吱——门被童话推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苹果里的五角星》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
(1)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规蹈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河蚌与珍珠
清亮的河水里,一群小河蚌正在老河蚌的带领下欢快地“散步”。
忽然,老河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应该去捡一粒沙子。”小河蚌们按照老河蚌的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捡了沙子,埋进了身体里,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可是,有一只贪玩的河蚌,没有把老河蚌的话当成一回事,在大家捡沙子的时候,它偷懒没有去捡,蒙混过了关。
岁月像河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惊喜的是,在蚌壳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原来,那一粒粒小小的沙子,经过时光的洗涤,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竟然变成了现在的珍珠!河蚌们互相拥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就在大家(流连忘返、欢呼雀跃)之际,那只曾因为贪玩而没有去捡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就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它流泪了,很后悔,可此时衰老已经爬上了它的额头,想回头重新来过但为时已晚。
【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横线标出。
【2】那只贪玩的小河蚌最终后悔了,它后悔的是( )。
A. 它没有东西来庆贺 B. 它的壳中没有珍珠
C. 它因贪玩没有捡沙粒 D. 它已经老了
【3】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没有珍珠的河蚌一样的事情?是什么事?你现在明白应该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出生于_____________ 时代,他_____________ 了造纸术。
【2】蔡伦造纸的原料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3】简要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实践。
用上“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描述一项传统节日活动。(如搓汤圆、包粽子、贴春联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写写自己的思考。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乌罕娜老师的伞被一个外地的兽医借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一下子搂住冬冬,激动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仿写句子,前面写人物动作,后面写人物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自然科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我的一本很有趣味的书。
________________
3.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________________
4.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每个句子都有问题,请你认真找一找,再用修改符号修改。
在做家庭作业时,一道数学题被我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老师忽然想起教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我赶紧震作精神,动起手来。忽然,很快找到了门路,难题攻破了。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了。
21、习作芳草地。
在本单元里, 我们读了很多故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自己编写一个故事,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神话故事,还可以续编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要求故事情节完整,内容丰富,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