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小虾》一课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观察小虾的动作来写小虾的特点。
B.通过观察小虾的外形来写小虾的特点。
C.通过观察小虾的心理来写小虾的特点。
2、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飘荡
B.遵循
C.脑怒
D.严丝合缝
3、想一想,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抢别人的衣服穿”出自________。
A.《曾子杀猪》 B.《郑人买履》 C.《强取人衣》 D.《老马识途》
【2】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传闻,要想想是否合理,不能全盘接受,更不能随意传播。
A.《道听途说》 B.《唇亡齿寒》 C.《惊弓之鸟》 D.《塞翁失马》
【3】《鱼目混珠》这个寓言故事讽刺那些________。
A.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B.知识肤浅的人
C.貌似强大,其实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D.以假充真、弄虚作假的人
【4】《买椟还珠》这个寓言故事中“椟”指的是________。
A.珍珠 B.翡翠 C.盒子 D.香料
4、《三片羽毛》中是谁帮助小王子“缺心眼”赢得了三次比赛,最后继承了王位?( )
A.牧羊人
B.大蟾蜍
C.老鼠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时间 |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 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
第一天 | 要做一件棉袄 | _____ |
第二天 | _____ | 答应了要求,说“为您服务,没说的” |
第三天 | 改成夏天穿的短袖衬衫 | _____ |
又过了一天 | _____ | 为顾客着想,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
6、读一读,写一写,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沾” (A.能 B.不能)换成“碰”,因为 。
(2)把这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书写规范,写得端正、美观。
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写的是荷花池中的 ,“饱胀”说明它们快要 。还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7、1.小燕子带了它的_____尾巴,在______时,_______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_______上,飞到那边的______下了。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______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______了,露出______色的______。有的还是______,看起来______得马上要______似的。
3.春天,晓东来到江边游玩,看到桃花含苞待放,江里的鸭子快乐地嬉戏,他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1.听说蜜蜂有biàn rèn方向的能力。
2.没等我kuà jìn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3.第二天我jiǎn chá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4.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zhǔn què无误地回到了家。
9、阅读理解。
_________
①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林,给花园;甚至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地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黑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蝴蝶们也都栩栩地来临了。
②蝴蝶来了, 。
③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底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花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
④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地扇动。一群儿童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便悄悄地蹑足走进,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地舒翼飞开了。
⑤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觉得整个宇宙都闪耀着微笑,都洋溢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都在向前或向上发展。
【1】认真短文,在画横线处写上合适的题目。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不能说出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温度适中,人感觉很舒适。___________
【3】请为文中第②自然段选择最恰当的语句( )
A.带来了沙沙的春雨。
B.偕来的是花的春天。
C.飞出了轻轻的微风。
【4】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蝴蝶的,从中可以体会到蝴蝶_____________特点。
【5】想一想:“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觉得整个宇宙都闪耀着微笑,都洋溢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都在向前或向上发展。”这个句子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题。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zǎn zhǎn)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ɡ dìnɡ)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常常( ) 保持( ) 自豪( )
反义词:喜欢( ) 成功( ) 积攒( )
【4】牛顿的零用钱一不________,二不________,只用来__________。
【5】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 ”画出来。
【6】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波浪线画出来。
【7】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请你简单介绍其中的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昆虫记》中的三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一)
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苹果里的五角星》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
(1)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规蹈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读写写。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 ,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 ,酿出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的槐花,心里装着 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板,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照样子写拟声词。
嗡嗡嗡
【3】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sàn sǎn sì shì
披散( ) 松散( ) 似的( ) 相似( )
【4】按例子缩写句子。
例: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
缩句:槐花抱在一起像圆桌球。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思考
《老槐树》节选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写近义词
确实——(_________) 似乎——-(________)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_________) 稀疏——(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 趋)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却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刺猬的背部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缩成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用“√”选择括号里的正确读音或字词。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牙齿____,门牙_____。它的四肢______,跑起来却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背部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哪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括号里画“√”。
(1)刺猬的背部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却很快。( )
16、口语交际。
背诵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或曾几的《三衢道中》,边背边想象画面,选择其中一首,将它描绘的画面讲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找到地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蜜蜂放了出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靠的不是直觉的记忆,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词语定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昙花在晚上九点开放。(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
(2)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
(3)她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________
20、(修改训练)下面是王小明同学写的关于“瓶子吃鸡蛋”实验的开头,请你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共三处)
瓶子会“吃”东西吗?鸡蛋比瓶口还大,还要鸡蛋不能有损伤任何。这比瞪天还难,怎么可能呢……?
21、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人喜欢读书,我们叫他“小书虫”;有的人热爱运动,我们称他“运动健将”;还有人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我们称他“故事大王”…你身边一定有这样具有特点的人,请以“我熟悉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1.题目补充完整。
2.要把特点写具体。③思路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