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其他两项结构不同的词语是( )。
A.源源不断 B.无忧无虑 C.恋恋不舍
2、达林先生最害怕( )。
A. 打针 B. 去教堂 C. 吃药 D. 吃鱼
3、废纸被回收后重新制作的纸叫作( )
A.复印纸
B.包装纸
C.餐巾纸
D.再生纸
4、我知道下面故事不是寓言故事的是( )
A. 狐狸和葡萄 B. 牧童和狼 C. 蝉和狐狸 D. 草船借箭
5、我会填
1.《鹿角和鹿腿》一课中的鹿一开始认为他的_______很漂亮,像美丽的珊瑚,而_______很难看。后来在遇到狮子逃命时,是_______让他陷入险境,反而是_______救了他的命。(在横线中填入“腿”或“角”)
2.改为陈述句。
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四条腿太细了,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鹿角和鹿腿》课内成语:没_____打______
4.补充《鹿角和鹿腿》课内词语:精美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认真——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认认真真地写作业。
痛快——小鹿渴了,找到一个池塘,________地喝起水来
6、词语积累与理解。
(1)“学富五车”是一个______(褒义 贬义)词。
(2)“双龙戏珠”的“戏”意思是__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两个含“龙”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3)看到“形态,姿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与之相反,“样子完全相同”可用四字词语“_________”来形容。
(4)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_______(创作 创举 创造)了文字。
7、中国建筑 《赵州桥》
______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____________的石拱桥,叫________桥,又叫________。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年了,但它还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是劳动人民______和______的体现,是我国________的历史文化遗产。
8、读拼音写词语。
xùn sù ǒu ěr mì mì wēi wǔ
mó xíng chèn shān zī shì jiǎn chá
nuò ruò jiāo ào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_地吹拂着,________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____________的柔柳,______的______的______的花,______的草,______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1】把语段补充完整。
【2】第1自然段中把柔柳、_____、_____和______当作人来写,不说它们长出来了,而是说它们“__________”,读来热闹、欢喜,很有画面感。
【3】第2自然段中,作者从2方面写出了小燕子飞行时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A.动作和声音
B.外形和颜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斜飞”一词写出了小燕子高超的飞行技巧,若换成“飞行”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效果。
B.这两段的基调是轻松、欢快的,我们应该用缓慢并且略带一点沉重的语调来读。
C.文章写出了小燕子行动时的迅捷轻盈、休憩时的安静祥和,动静相宜,十分有画面感。
10、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樊发稼
①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萦、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那些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春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②每年,当春风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③一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A ,B 。
④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各自小心翼翼地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⑤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⑥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________ 伸展________ 想象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吹谢雪花”写春风,非常巧妙。下列诗句中有相似妙处的是( )
A.东风吹绿上汀洲,染出江南一片愁。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将第③自然段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出来,使之与“快乐地奔跑着”构成排比句,读起来有节奏感。
A处: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片片、一簇簇,迎着春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芦苇的秀枝如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这景象实在太美了。“飘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芦苇的动态之美。
(2)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
_______的小河,________的草地,构成了一幅多么明快的画面,让人顿生愉悦之感。“快乐地奔跑着”表现出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述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着作者笔下的芦苇,想象着芦苇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可以感受到作者( )(多选)
A.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C.立志努力建设家乡的豪迈之情。
D.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之情。
11、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
A.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灵活)。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明朗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玩耍 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1】用“/”画去括号内用词不恰当的词语。
【2】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喜欢什么时候出来活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眼中的小松鼠是什么样子的?请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远远地,狐狸看见前面有一个葡萄架。看,绿绿的叶子中挂着一串串晶莹的紫葡萄!狐狸乐得三步并作两步地奔了过去。他仰着头,盯着又圆又大、紫得发亮的葡萄,馋得直流口水。可是它们挂在高高的葡萄架上,狐狸使劲地又蹦又跳,就是够不着。
【1】补充词语
( )的叶子 ( )的葡萄 ( )的葡萄架
【2】“走路或做事的进度非常快,形容很急切的心理。”指文中的哪个词?( )
A. 三步并作两步 B. 使劲 C. 奔了过去
【3】“馋”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在查音节( )。
14、课外阅读。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没有写的过年的事是?( )
A.吃杂拌儿 吃年夜饭 B.睡觉 C.守岁 放鞭炮 D.打扫剩菜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句话写出了( )
A.家里挂太多东西了 B.浓浓的年味 C.准备这些东西太累了
【4】“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 ”下列选项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我困得低枝倒挂,有胃口去吃 。
B.我困得低枝倒挂,有没有胃口去吃呢?
C.我困得低枝倒挂,没有胃口去吃。
【5】“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C.总结全文
【6】从哪些句子看出过年对于“我”不爱过年?(________)(填序号)
①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②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③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④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7】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鹿为什么叹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鹿的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小沙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2)“真的,明天去参观博科技馆!”同学们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会跳绳啦!”妹妹__________。
18、给《村居》划分朗读节奏。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进行小组讨论时,发言很积极。
(2)我来到卢沟桥,终于看到了课文中提到的石狮子,兴奋高兴地跳了起来,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家乡在温州,那里景色秀丽。远处有雁荡山、楠溪江,空气清洁,游人琳琅满目。近处是江心屿,每天都会大批游客吸引来这儿。晚上,五颜六色的红灯勾画出东塔、西塔的轮廓,像一个小小的“不夜城”。我的家乡真是太迷人啦。
21、习作。
想象的世界是神奇有趣的。如果你吃下一颗变形药丸,你会变成什么?是怎么变的?会发生什么趣事呢?请你以“我刚吃下了一颗变形药丸”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