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伦 大约 啊拉伯
B.携带 朝鲜 一册书
C.积累 创造 造纸术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B.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C.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D.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3、读句子,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 )
A.步行 量词,用于植物
B.跑 树桩
【2】而身为宋国笑( )
A.自己 被
B.身体 为了
4、下列句子中是设问句的一句是( )
A. 那电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 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
C. 你难道不知道这些有着雨点、树叶、贝壳花纹的石头是什么吗?
D. 海面上是不是泛着白色的浪花?
5、猜字谜。(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 )字。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 )字。
6、我会填空,并能按要求写词语。
没(_____)打(_____) (_____)弓(_____)影 (_____)底(_____)蛙
刻(_____)求(_____) (_____)(_____)添足 杞(_____)忧(_____)
例:源源不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大海 (______)的波浪
(_______)的辫子 (______)的翅膀
8、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nuò ruò qiān xū bié zhì xīn shǎng ào màn
qīng yōu yōu wēi wǔ diào gān hú li shuǐ mò huà
9、阅读理解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 )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面对,面临 B.靠近,挨近 C.到来,来临 D.照着,根据
【2】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严肃 B.真诚 C.恳求 D.恳切
【3】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梅花艳丽俊秀 B.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想临摹《梅鸡图》 D.《梅鸡图》太有味道。
【4】“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酸甜苦辣等味 B.香、臭等味 C.画的意境 D.意思
【5】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10、课内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 )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 )来了,篮儿( )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 )着喜盈盈的满足。
【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2】“嗡嗡嗡”“啪啪啪”是描写___________的词语,我知道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选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槐花比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可以用成语_____和_____来概括。
【2】画“——”句子中,“赶集”的本义是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作_____。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毛的细雨”将毛比喻成雨,说明毛比较细。
B.作者写了很多春天美丽的景物,说明比燕子美的景物特别多。
C.作者先写静态的景物,再写动态的燕子,前后比较,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
12、阅读
爱挑食的小猫
森林里有一只爱挑食的小猫,他不爱吃饭,只爱吃一样东西——零食。小猫越来越瘦,甚至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走。小朋友们都不跟他玩,因为他实在太瘦了,稍微一跑就摔倒,小朋友们都认为他生病了。
有一天,刮来一阵大风,小猫被刮跑了,他被刮到一个美食餐厅,服务生看他瘦巴巴的,就给了他一条红烧鱼。啊!真的是太美味了,小猫把整条鱼都吃了,他从来都没有吃得这么饱过。突然,又刮来一阵风,小猫又被刮回了家。小猫向妈妈保证,从今以后,不再吃零食了,猫妈妈欣慰地笑了。
小猫不再吃零食了,每天都跟着妈妈吃正餐,慢慢地变胖了,小朋友们也愿意和小猫玩了。
【1】文中的小猫为什么越来越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们误会小猫,是因为( )
A.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生病了
B.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瞧不起人。
C.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太小了。
【3】小猫变胖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写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猫挑食变瘦—— —— ——
【5】你从故事中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在亭子里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行人不能总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片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⑤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一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阳□又很轻巧□
⑥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圈出表示鲁班造伞时的动作的词语。
【3】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
【4】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大家可以在里面躲雨、遮阳。但是,鲁班想把亭子做得更______。一天,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把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又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______,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①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jiàn)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yǐng)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②晏殊当官后,每日办究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皇帝又称贊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zǎi)相。
③晏珠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将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词意或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的句子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晏殊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能看出晏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读了晏殊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观察词语特点,下列词语与“翻来覆去”结构相同的是( )
A.摇头摆尾
B.南辕北辙
C.没精打采
【2】从文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陶罐对待铁罐的态度是非常友善的。“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陶罐的价值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我明白了( )
A.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B.强硬者也有软弱的时候,软弱者也会变得强硬。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是性子最慢的裁缝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小弟弟哭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小明说:“我今天晚上有事,你自己去奶奶家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老虎被雨一淋,清楚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万花筒。
1.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钟是一种有趣的自然景观。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寓言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1)你觉得寓言故事有真实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言故事中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通过故事讲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弯弯的一轮弯月仿佛是一条小船。
2、各种颜色的彩旗五颜六色,迎风招展。
20、修改病句。
1.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蚂蚁忙着很清闲地搬家,出门就要带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事物了解多少?请从这些事物中学选一种你最熟悉的动物或植物写下来,注意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从几个方面介绍清楚。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