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承德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张艺谋导演曾借用右图人物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他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是

    A.陈胜

    B.吴广

    C.朱温

    D.黄巢

  • 2、老王一家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哪种情况

    A.老大听人议论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

    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D.老三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

  • 3、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4、史书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族都有怨恨情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 5、小王参加中央电视台“非常六加一”节目,被提问“中国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谁?”他该怎样做答( )

    A.班超 B.甘英 C.张骞 D.唐僧

  • 6、下图记录的是某次战争的信息,请判断这次战争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 7、下列盛世局面,出现于唐朝的是

    ①开皇之治 ②光武中兴 ③贞观之治 ④开元盛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 8、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我国已知的最早文字是

    A.甲骨文 B.楷书 C.小篆 D.行书

  • 9、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 10、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说明唐朝

    A.对外交往活跃

    B.国力世界第一

    C.控制了整个亚洲

    D.只与亚洲国家往来

  • 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泰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12、商鞅变法后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这主要得益于变法中的哪一法令

    A.废除井田制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奖励军功 D.统一度量衡

  • 13、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削弱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

    D.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14、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石器,研究表明北京人懂得不同石料采用锤击法、碰砧法、砸击法等不同的制造方法,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不同类别的石器又有不同用途。从这些考古发现与研究可以看出北京人(  )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能够采集渔猎   C. 能够制造精细的工具   D. 能够共同劳动

  • 15、建立时空观念,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如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北宋

  • 16、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光武中兴

    B.藩镇割据形成

    C.民族政权并立

    D.东汉走向衰亡

  • 17、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黄帝内经》

     

  • 1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中央集权制

     

  • 19、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之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金亦难以取胜,双方对峙于

    A.长城沿线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沿线

    D.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 20、下面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A.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2)平定噶尔丹叛乱——

    (3)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4)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 23、观察如图,请将A、B两个选项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A.河姆渡

    B.半坡

  • 24、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2)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3)这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4)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5)这部小说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相关内容:

    A. 罗贯中           B.《红楼梦》

    C. 曹雪芹           D.《三国志通俗演义》

    E. 宋应星           F.《本草纲目》

    G. 李时珍           H.《农政全书》

    I. 徐光启           J.《天工开物》

  • 25、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______,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

  • 26、公元前1046年,______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______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 2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他与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三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28、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亦能推动历史前进。汉族英雄辈出,少数民族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如:契丹族、党项族完成本民族统一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_朝开始的。秦长城西起____________,东到辽东。

  • 30、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了________,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玄秘塔碑》 苏轼( )

    B《念奴娇·赤壁怀古》 柳公权(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D《秦中吟》 司马光( )

    E《窦娥冤》    白居易(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3)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4)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

    (5)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

    (6)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事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

    材料一

    (1)观察前三幅图片,写出汉字字体的发展历程。观察图1、图3和图4,指出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2)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与主张。

    材料三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钱穆《国史大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材料四

    (4)结合所学,对两处名胜古迹分别撰写解说词。(要求包括人物的生活时代、主要贡献和地位)

    材料五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贸易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5)依据材料五,列举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用外传和输入的文化成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