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大致—大概 B.淡雅—文雅 C.留心—留意 D.适宜—适合
2、《男生贾里》中,对贾里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胆小怕事
B.心地善良
C.热情仗义
D.助人为乐
3、下列不属于描写节日的诗句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东萸少一人。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居苏。
4、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⑴搀(cān chān)扶 ⑵包蕴(yùn yūn)
⑶痴 (cī chī)心 ⑷肆虐(nǜe nüè)
⑸雕琢(zuó zhuó) ⑹支撑(chēnɡ chěnɡ)
5、照样子,换一换部首,变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抄(抄写)→秒(分秒)
扑( )→( )( ) 你( )→( )( )
钱( )→( )( ) 摸( )→( )( )
护( )→( )( ) 季( )→( )( )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真诚——(______) 困难——(______)
特殊——(______) 危险——(______) 黑暗——(______)
7、课文回顾。
(1)根据意思写出《守株待兔》一文中相对应的古文。
译文: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
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第四单元学习到的新技能。我能运用这一方法,试着概括出《花钟》一课各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植物学家根据花的不同开放时间,修建了一座“花钟”。
(3)《鹿角和鹿腿》一文,是根据《______________》中相关内容改编的,文章最后鹿明白了一个道理:“两只美丽的_____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______却让我狮口逃生!”通过学习故事,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yàn zi yōu huì chóng gāo jiǎn shǎo
chuī fú sǎ luò gǎn jí jù lŏng ŏu ěr
9、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和 。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____”线。
10、课外阅读。
爱说大话的老爷
一位老爷雇了一架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地说。
“这兔子也算大吗?我的见识看来是要比你多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是亲眼见的?”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16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那座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就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是把兔油说多几十磅(一磅不足一斤)倒真是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是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几十磅油倒是熬不出。不过,三四磅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磅就三四磅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完了坡,老爷诧异了——咋还不见桥呢?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哩?你说的桥在哪儿?”
“它呀,老爷,化啰,就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1】“怪”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奇怪;②埋怨,责备;③非常,很;④神话传说中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给下列词语中的“怪”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责怪______ 怪事______ 鬼怪______ 怪有意思______
【2】爱说大话的老爷说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16公斤→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老爷的见识很广,他曾经亲眼看到过真有牛那么大的兔子。______
(2)车夫压根儿不相信老爷的话。______
(3)遇到一座桥时,老爷不再说大话了。______
(4)老爷担心自己的安全,才不断地改说兔油的重量。______
【4】“它呀,老爷,化啰,就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看出车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老爷听到车夫对马说的一番话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当听到车夫说“它呀,老爷,化啰,就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老爷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段主要写了火烧云( )的变化。
A.色彩
B.形状
C.色彩和形状
【2】选段围绕“____________”这个关键词,连用四个“____________”,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________。我想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来形容火烧云的颜色。
【3】下列对选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火烧云的颜色很多,无法一一说出来。
B.作者的见识不广,很多颜色都不认识。
C.火烧云颜色变化太快了,有些颜色来不及说出来。
【4】用选段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天空中还会有哪些颜色的火烧云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哟——嗨哟”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滑头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 摆)在路边。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 喊)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便(扑 趴)了上去,一口(叼 拿)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动词。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埋怨—________ 责备—________ 简单—________
【3】一开始,大青虫被拖动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大青虫被公鸡抢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说“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请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劝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神秘的池塘(节选)
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匿在一个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
在池塘的底下,还有许多神奇的水生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羔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1】本文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本册语文课文《_______》也选自该书。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_______) 防卫——(_______) 张望——(________)
【3】全文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池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动物,特别形象生动。
【5】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写一写神秘的池塘里还生活着什么动物。(至少写两种,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填空。
本课是一篇通讯,请你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和一棵小树
一个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脊髓灰质炎给他留下了一条瘸腿和一嘴参差不齐的牙齿。因此,①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的院子里。他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并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好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为什么,他竟然萌生这样一种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有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似乎显得更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爱的礼物。父亲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②从那以后,小男孩就对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慢慢地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他想,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是不是在长高?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看见父亲正在用勺子给自己栽的树苗浇水。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培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树!他返回房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瘸腿的小男孩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下来。
悲观——(______) 幸运——(______)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憧憬 (______)的月光 (______)地发现
【3】读画“ ”的句子,从句①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______的孩子;从句②中可以看出他变得________起来。我觉得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父亲或男孩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毛、脖子、脚掌,凑成一只大白鹅。(仿照《燕子》第一自然段,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南辕北辙》,你能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仿写句子)
________像_______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表弟虽然很胆小,但是害怕理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肥皂泡被我吹起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我参加夏令营有机会。夏令营活动真是丰富多采,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又开阔了我的眼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去年您送我的麦子今天至今还没吃完呢。
(2)我们应该养成从小热爱劳动。
21、习作表达。
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如果有一天,地球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你有什么好办法拯救地球呢?写一写你的大胆的想法,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