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贵阳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半坡聚落遗址 C.四羊方尊青铜器 D.山西临汾尧庙

  • 2、如下图是《唐朝前期户口统计》(单位:万户),反映了唐朝时期(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关系和睦

    C.中外交往频繁

    D.国家经济繁荣

  • 3、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百家争鸣

    B.重文轻武

    C.独尊儒术

    D.藩镇割据

  • 5、文物是见证历史的有效载体。将下列文物序号与相应朝代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a  ③-b

    C.①-b  ②-a  ③-c

    D.①一c  ②--b  ③-a

  • 6、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隋朝建立的是(     

    A.

    B.

    C.

    D.

  • 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方国,在哪里击败纣王的军队,灭掉商朝,定都哪里,史称西周

    A亳阳城

    B朝歌镐京

    C牧野洛邑

    D牧野镐京

     

  • 8、某校七年级的历史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大家进行角色扮演,小张同学扮演的是原始人类——北京人。他在切割兽肉时选择的道具应该是(     

    A.打制石器

    B.铁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磨制石器

  •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张角、黄巢

    D.李白、杜甫

  • 10、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1、西晋因八王之乱陷入动乱之中,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起兵,他们攻入中原,大肆屠杀劫掠,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历史上称之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破坏了社会经济,但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其(     

    A.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B.使江南地区遭到破坏

    C.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D.使社会经济被破坏,民不聊生

  • 12、“以六觚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A.华佗

    B.祖冲之

    C.毕昇

    D.贾思勰

  • 13、元代胡三省曾说:“为人君而不知《资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资治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资治通鉴》则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材料中的《资治通鉴》(     

    A.由司马迁主持编写

    B.记述的是战国到北宋时期的历史

    C.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D.涵盖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朝

  • 14、据史书记载,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王,用岁约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 31王,用岁约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封邦建国 B.王权至上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

  • 15、“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着永恒的纪念”。与该诗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 16、如图文物与商鞅变法的措施直接相关的是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 17、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B.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C.军机处创设于雍正帝时期

    D.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 18、唐朝经济文化繁荣的表现是(       

    ①对外交往频繁     ②开放的社会风气     ③“重文轻武”政策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⑤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19、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 春秋时期秦国

    B. 春秋时期楚国

    C. 战国时期秦国

    D. 战国时期楚国

  • 20、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检索了以下关键词:“正式确立科举制”、“暴君”。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A.唐太宗

    B.隋炀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______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的是_____

  • 22、唐朝时,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风气盛行一时;与此相反,宋朝时浓厚的______风气盛行。

  •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_所写的《齐民要术》。

  • 24、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加强对________的控制。商朝最后一位王是_____,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________就出于此。

  • 25、两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

  • 26、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

  • 27、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某校历史探究小组围绕上述内容开展小专题学习活动。

    请按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缺补全。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①__________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

    “焚书坑儒”

    ②____________

    经济

    统一③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

    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回中央

    文化

    统一⑤___________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

    修筑⑥___ 抵御匈奴;修⑦_____开发南疆

    派卫青和⑧_________北击匈奴

  • 28、意义:______________的使用对于生产力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从______时代推进到_______时代。

  • 29、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 30、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_________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秦朝在中央设立的三大职位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一中“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身处乱世所提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渍,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三的这种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件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