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临沧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关于辽与北宋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宋真宗晚期,北宋与辽互通使节,保持友好关系

    B. 宋太祖晚期,北宋一举灭辽

    C. “澶渊之盟”以后的很长时间,辽宋之间征战不断

    D.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后,与北宋王朝的冲突加剧

  • 2、2017年底,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第三期,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贾湖骨笛惊艳亮相。贾湖骨笛出土于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2019年)有8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文明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见证,它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下列关于贾湖骨笛断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应该晚于河姆渡原始聚落

    B. 它应该早于北京人时期

    C. 它应该晚于炎黄时期

    D. 它应该早于夏朝

  • 3、公元前209年,一支开往渔阳的戍卒在秦尉的看押下行至大泽乡,因遇雨而失期,“失期法皆斩”,于是他们在屯长的带领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材料中的“屯长”是(     

    A.项羽、李斯

    B.卫青、霍去病

    C.班超、班勇

    D.陈胜、吴广

  • 4、“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是白居易感叹在一场动乱后国家山河破碎,亲人离散的状况而写,请问这场动乱是(     

    A.朱温降唐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 5、下列属于佛教宣扬的思想的是

    A.苦行修炼,它日可以得道成仙

    B.人生充满乐趣,人应该及时行乐

    C.遇到不平之事,大家要敢于反抗

    D.人生而平等,做善事会有善报

  • 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图是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稻谷。该稻谷可能出土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 7、如图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对该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C.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D.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 8、某中学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数学方面的人物塑像,比较合适选取的人物原型是(       

    A.贾思勰

    B.顾恺之

    C.王羲之

    D.祖冲之

  • 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10、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它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

    A. 赵韩魏齐楚燕

    B. 齐楚燕齐韩魏赵

    C. 韩赵楚魏齐燕

    D. 韩赵魏楚燕齐

  • 11、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魏征进谏②姚崇就任宰相③唐朝进入鼎盛时期④房玄龄亲迎玄奘⑤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12、万年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出土的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粗砂条纹陶、绳纹陶,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由此可见,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是(     

    A.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史》

    C.纪录片

    D.化石

  • 13、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 )

    A.山海关 陇西郡

    B.辽东 临洮

    C.临洮 嘉峪关

    D.临洮 鸭绿江

  • 14、河南省的名胜古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佛教的传播 B.道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传播

  •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学说是

    A.兵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 16、因率领军队荡平发浙江等地的倭寇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康熙帝   D. 郑和

  • 17、“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句中的江东子弟曾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该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 18、据说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自从有了纸,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纸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明之一。中国古代史上,对纸的改进和普及使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衡

  • 19、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20、夏商周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C. 重视国防,充实军备

    D. 重视敛财,增加赋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22、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且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人是:______

  • 23、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______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1)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强盗是_______________。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

    (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_______________,发动了全面内战。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 25、齐桓公任用________为相进行改革,并提出的________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 26、考古学者在洛阳发掘出夏朝都城遗址______________,这里出土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 27、由河姆渡文明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的国家。

  • 28、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_”。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增多,剧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_________

  • 2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机构名称。

    (1)唐朝时期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_______。(2个)

    (2)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

    (3)元朝时期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_______。

    (4)元朝时期统辖西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机构—_______。

  •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制度;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诸子与其对应观点连线

    孔子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提出“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

    墨子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韩非                    强调治国应顺应自然和民心

    荀子                    “兼爱”“非攻”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战国七雄(7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暴虐无道,还把自己比作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诅咒他说:“你这个可恨的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熄灭,我愿意和你一起灭亡。”

    材料二:商朝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设酒池肉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为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发明了炮烙之刑,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1)夏朝、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分别是谁?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学习,你认为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