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是家里的爸爸的密友。( )
A.邢老师
B.徐老师
C.查老师
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位官吏(lì)一下子拽住了马笼(lóng)头。
B. 这家作(zuò)坊生产的“驴(lǘ)打滚”糕点十分美味。
C. 小商贩(fàn)不小心撞上了对面来的一乘(shèng)轿子。
3、温迪结婚了,她生了一个( )。
A. 儿子 B. 女儿
4、叔叔在国外生活多年,每到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动词。
_____方向 _____纸袋 _____记号
_____狂风 _____家门 ______花粉
6、文中写了铅笔的________个梦想。
7、补充词语。
身无________ 游人________ 栩栩________
________释手 ________遐迩 名不________
8、看拼音写汉字。
9、课内阅读。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采用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____,而且变化____的特点。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可以用“ ”这个词来概括。
【3】“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4】请仿照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回放。
肥皂泡(节选)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结合上文可知,“那一个个小球”指的是_________。“山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选文连用了四个“那么”表达了作者对肥皂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之情。
【3】如何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纸的发明》选段,完成文后的练习。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用“ ”画出蔡伦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3】短文中有两个和“严寒”词义相反的词,是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句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斥责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做实验,便__________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在做实验。”学生回答。“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__________,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__________,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什么时候用于思考呢?”
勤奋的学生遭到了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这是大师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也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1】照样子,写出以“一”字打头的四字词语。
例:一无所获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将以下表示卢瑟福神态变化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填序号)
A.不禁皱起眉头 B.大为光火 C.好奇
【3】请你为下列句子中的“深”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深度;③深奥;④深刻,深入;⑤(感情)厚,(关系)密切;⑥(颜色)浓;⑦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做实验。( )
(2)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 )
(3)这口井太深了,一眼望不到底。( )
(4)今天讲的内容太深了,我没有理解。( )
【4】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1)“勤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位学生的勤奋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可卢瑟福却大声地斥责这位学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真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真经”是指( )(填序号)。
A.成功要靠多做实验,多实践。
B.成功不能只靠勤奋,还需要动脑筋思考沉淀。
C.大师在传授学生做实验的方法。
【5】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受到卢瑟福的斥责,你会觉得委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便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更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礼物?”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到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小男孩儿有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给了他什么样的评语?在文中用“____”画出。
【3】文章中小男孩儿在“等待着一个更好的时刻”,这是什么时刻?他为什么要等这个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接过信封,为什么“心在怦怦地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2】文中出现了一些数字,它们分别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连一连。
五十多米 桥宽
九米多 河宽
三十七米多 桥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赵州桥的设计是“创举”,具体指( )。
A.它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C.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D.拱形设计。
16、按要求写句子。
1. 小燕子横掠过湖面。(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调整语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你把作业本发给同学们。”(改为转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数学竞赛中,两个三(1)班的同学获了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虾互相追逐。(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敢碰你。我并不是懦弱。(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实践。
课间休息时,你到水池边洗手。这时,有几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水龙头前用水互相喷洒。你会怎样劝说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并抄写下来。
课堂上,黄老师请龙一鸣讲“守株待兔”的故事,他上台已后讲得很生动。同学们专心地听着,他讲完刚一,黄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发出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文具、笔记本和水彩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根据下面的开头,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然后给故事起一个题目。
春节快要到了,黄鼠狼决定去给鸡大妈拜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