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闻到了糖醋排骨的味道,好香啊!
B.这部电视剧,我越看越有味道。
C.这个汉堡的味道真不错!
D.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2、“绿阴不减来时路”,这句诗中加点字理解正确一项是( )
A.清爽的空气
B.树荫
C.不见阳光的地方
D.阴雨天
3、选择。
《笠翁对韵》中“暮山云外断”的后半句是( )
A.新水月中平
B.嬴女解吹箫
C.荒芦柄南雁
4、奥芝(奥兹)的真面目是( )
A.一个小老头
B.一只怪兽
C.一个大脑袋
5、辨字组词
欲_________ 匠_________ 且_________ 存_________
浴_________ 匡_________ 具_________ 荐_________
6、画上的街市(第3自然段)
【1】这是一个( )结构的段落。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2】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7、看拼音写汉字
huā bàn lián peng pò liè zī shì suí y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bǎo zhànɡ fǎng fú āi jǐ wǔ dǎo tíng zhǐ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看拼音,写汉字。
1.新春jiā节,他们xiōng
弟三人一起在mù
民家里吃了一顿大餐,还喝了马奶jiǔ
。
2.最令我困惑的是:他是如hé记住那些yì
常复杂的fú
号的呢?
3.我从邻居那里jiè了一把旧雨伞,dú
自走在细雨蒙蒙的小巷里。
9、课外阅读
鱼 目 混 珠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 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地对人们说 有颗珍珠算什么 我也有 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 于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得的是一种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深藏不露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给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
(3)丝毫不怀疑。( )
(4)认为有价值而妥善收藏。( )
【3】故事中 和 两人的“珍珠”,一颗是 的真珍珠,另一颗只是 的鱼眼睛。
【4】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画“√”。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1)鱼目与珍珠很像,不容易区别。( )
(2)不能把鱼目当成珍珠去骗人。( )
(3)拿鱼目当成珍珠,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
10、课内阅读。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1】用“ ”画出描写小燕子飞得非常快的词语。
【2】“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是( )
A.比喻句 B.排比句 C.拟人句 D.夸张句
【3】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写出了尾巴的( )
A.颜色 B.硬度 C.作用 D.形状
【4】从“小燕子”“阳光满地”“稻田”“高柳”,你感受到了( )
A.清清爽爽的春日图 B.和谐生机的春日图 C.活泼快乐的春日图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 ),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方方正正 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 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五花八门 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
【1】请将“呢绒帽、布帽、香蕉形的草帽”填入第1段的括号里。
【2】在文中第2段括号里正确的词语上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_来形容顾客们的行为。
【4】第3段中顾客们在两家帽子店橱窗前看了好久,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除了文中的这些,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帽子式样吗?把想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偷饼贼
①一天晚上,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离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她在机场商店买了一本书和一袋甜饼后找个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书来。
②她读起书来,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放在他们座位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随手塞进嘴里。
③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她读着书,使劲嚼( jiáo )着甜饼,可那个“偷饼贼”继续在减少她的甜饼。时间慢慢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心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
④她每拿一块,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只见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带着点拘谨( jū jǐn ),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
⑤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心想:“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意思,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⑥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她收好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看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
⑦她登上飞机,坐好后找寻她那本快看完的书。当她把手伸进行李包,她因意外而惊讶得目瞪口呆。在她眼前的是她那一袋甜饼。
⑧“如果这是我的。”她喃(nán)喃自语,“那么那一袋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可是已经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么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
【1】查字典,填一填。
“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背;②负担;③享有;④背弃;⑤失败;等等。“如释重负”的“负”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忘恩负义”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第⑥段中“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A.飞机没有晚点。 B.她不再生气了。
C.甜饼终于吃完了。 D.她终于可以离开那个讨厌的男人了。
(2)第⑦段“她因意外而惊讶得目瞪口呆”中的“意外”是指(_________)
A.她的书掉了。 B.她的甜饼还在。
C.她的邻座又是那个男人。 D.她拿了那个男人的包。
【3】读一读,想一想。
(1)这个“偷饼贼”原来指___________,最后指___________。
(2)假如这位妇女再次遇到“坐在她旁边的男人”时,她会对他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
【2】对画“____”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真的变成了荷花,沐浴在阳光里
B.“我”没有变成荷花,这只是“我”的想象
【3】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例: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蝴蝶飞过来,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可以将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睡莲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一座雄伟挺拔的假山,两个玲珑的凉亭,一座别致的小桥,一道下泄的瀑布,构成了它的全景。然而,就在水中,却有一种更加美丽典雅的植物——睡莲。
睡莲是荷花的一种,但它却不是拔出水面,而是平躺在水面上,也许这就是它得名的缘由吧!
睡莲那圆圆的碧绿的叶子,光彩异常,绿得那么可爱,那么柔美。每片叶子上都留着一小半豁口,像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笑啊笑啊,笑破了嘴唇,笑破了肚皮,是多么快乐呀!叶子上珍珠似的水珠,晶莹透亮,射出无限光芒,滚来滚去,最终汇入中心,神奇般地变成一颗大“珍珠”,真是有趣极了。
睡莲的花更是美丽。远远望去,它像一个睡美人躺在水中,是那么安静,那么动人。在水声叮叮咚咚的伴奏中,它睡得多么舒服、多么惬意。走近看,白里透红的花瓣煞是逗人喜爱。末端是粉红色,再往下渐渐变白,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花瓣中央是头饰般的花蕊,黄黄的,淡淡的,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和蜻蜓,恰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
睡莲无比纯洁、无比秀丽,给人们带来清爽的感觉。
【1】按要求写词语。
读一读:一座雄伟挺拔的假山 一道下泄的瀑布
摘抄文中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睡莲”得名的缘由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
【4】读短文,填空。
(1))这篇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写了睡莲的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在这一自然段中,我关注到了“远远望去”“走近看”两个词,知道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的。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的“相提并论”指( )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看不起陶罐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到处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一个意思将句子补充完整)
4.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仿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仿句)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鹿把狮子甩在后面。(把句子写具体,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说。(照样子补充句子)
①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池子________地问。
②我们快要赶不上公交车啦!”妹妹________地说。
18、读下面的故事,说一说你获得的启示。
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从窗口掉了一只刚买的新鞋,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细雨哗啦啦地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任选一个题目)。
1.我们常常把那些爱讲笑话的人叫做“幽默大师”,把爱读书的人称为“小书迷”,把特别爱问问题的人叫做“小问号”……这些有趣的称呼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特点。请选择你身边这样一个有鲜明特点的人,通过事例让大家来认识他。自拟题目,如“我们班上的幽默大师”“家有小书迷”等。
2.“飞翔”一直以来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梦想,假如你会飞,会飞到哪儿?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展开大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自拟题目。
要求:1.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