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充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倒(diān)        风(xuàn)          子(xòu)       气(xiè)

    B.窗(chú)       (dĕng)       背(jǐ)          (zéi)

    C.咳(sòu)          口(shēng)     了(bà)        叨(lào)

    D.咕(dí)        (jiè)        语(yàn)        论(biàn)

  • 2、蔡老师给“我”作文的评语是:(    )。

    A.一派胡言

    B.异想天开

    C.胡思乱想

  •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摆布 央求 模形 威武 B.迷失 分裂 锋利 海参

    C.裙星 戏耍 透明 智慧 D.影响 蜜蜂 磨菇 别致

  • 4、与“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B.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C.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没有道理。

    D.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怎能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呢?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读准多音字,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再造句。

    1.便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给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昨天在家里(___)我把(___)北大荒的秋天(___)这篇课文读了三遍(___

    (2)绿叶为大树而生(___)春天的时候(___)叶子嫩绿(___)夏天的时候(___)叶子肥美(___)秋天变黄(___)冬日飘零(___)回归大树地下的根(___

  • 7、教材回顾。

    1.一身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____的小燕子。

    2.荷叶_____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__________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房四宝指________________

    4.《蜜蜂》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A.看蜜蜂能飞多高 B.看蜜蜂能飞多远 

    C.看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5.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把下面的句子抄在田字格里,做到正确、工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睡 莲

    ①我家养了一盆睡莲,水面上漂浮着密不透风的莲叶,层层叠叠,不知道有多少片。

    ②一个温暖的早晨,青翠欲滴的莲叶间突然冒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莲花。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粉粉的花瓣围成一圈,尽情地舒展着,中间是鹅黄色的花蕊。微风拂过,一阵阵幽香袅袅地钻到人的鼻子中。傍晚的时候,我再去看,发现睡莲的花瓣合了起来。我想:原来它也要睡觉呀!

    ③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粉红色睡莲伸了个“懒腰”,“起床”了。我惊喜地发现,它旁边竟然又绽放了一朵黄色的莲花。它的花瓣尖儿是淡黄的,而花瓣根部却是雪白的,黄中带白,白中透黄,十分好看。到了晚上,两朵睡莲像约好了似的一起合上了自己的花瓣。

    ④在我看来,粉红色的睡莲带有一种优雅的感觉,仿佛是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士;而淡黄色的睡莲似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儿。这两朵睡莲的习性、样子大致一样,却因为颜色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⑤一盆睡莲竟如此有趣!

    【1】“袅袅”一词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___袅袅。

    【2】文中画“ ”的句子意思是粉红色睡莲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④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借助关键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②③自然段中,我知道了睡莲之所以叫睡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精彩赏析。

     

    郭龙

    19世纪中期的一天,一个牧羊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牧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那儿飞呀?”

    “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明年它们还会飞回来的。”牧羊人说。大儿子羡慕的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多好。”小儿子也对父亲说:“那样就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只要你们想飞,也可以像大雁一样飞起来。”

    两个儿子牢牢的记住了父亲的话。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他们没有读多少书,可是他们却始终记着飞起来的这个梦想。

    兄弟两个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的发明者。

    研究人员曾经对美国哈佛大学的一群各方面相差无几的毕业生做过调查,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前,对他们做了一次关于梦想的调查。结果是这样:

    27%的人,没有梦想;

    60%的人,梦想模糊;

    10%的人,有着明确的梦想;

    3%的人,有着长远而明确的梦想。

    这个调查小组对这群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25年后的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几乎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而那60%的人则安稳的工作与生活;而剩下的27%的人则整日为生计奔波着。

    这群哈佛的毕业生除了梦想各方面都相差无几,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区别在于梦想。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27期)

    1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的重要性,有梦想就有___________

    2《种子的梦》用种子实现梦想的过程告诉我们_____,这篇短文用两个具体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给短文取个题目,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说说你有什么梦想?今后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白蝴蝶

    春意很深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时,一阵暖人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片(qìn)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被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轻地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yǎn)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地望着它。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niān)了,它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mēng)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一样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春风 ________的蝴蝶 ________的翅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白蝴蝶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________的蝴蝶;文中还有一处写了白蝴蝶的外形,请找出来,也画上横线。

    【3】“我”是怎样救助白蝴蝶的?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5】白蝴蝶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飞翔,它表现出的是什么?作者要赞美它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猜测 推测)蜜蜂(可能 肯定)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跑 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叫 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完成“我”做实验的思维导图。

    _____蜜蜂→_____纸袋→_____四公里→_____纸袋→_____记号→_____蜜蜂

    3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好像”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去掉,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B.不能去掉,“好像”表明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 13、快乐阅读

    郑人买履

    有一个郑国人,他的鞋子破了,准备到集市上买一双新鞋。在去集市之前,他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打算买鞋时带上它。可是,临出门时,郑国人却把小绳掉在家里,忘带了。

    集市离他家较远,他一路小跑来到集市。集市上人群熙(xī)熙攘(rǎnɡ),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来到鞋铺前,左挑右选,终于选中了一双自己最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比一比新鞋的大小时,突然发现小绳掉在家里了。他立刻放下鞋子,回家取小绳。等他急急忙忙赶回集市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鞋店也关门了。郑国人的鞋子没买成,十分沮(jǔ)丧。

    几个过路的人知道情况后,纷纷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的大小,而偏偏要回去拿尺寸呢?

    这个郑国人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查字典,填空。

    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郑人买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吐鲁番盆地》短文,完成练习。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吐鲁番盆地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 )的阳光( )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如果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 )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裁的。他想让后人既有遮阳蔽日之处,又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短文括号里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组是( )

    A.强烈 照射 别致

    B.猛烈 照射 精致

    C.强烈 照耀 别致

    【2】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百里火焰山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 )

    A.吐鲁番盆地很长。

    B.吐鲁番盆地不仅长,而且热浪袭人。

    C.吐鲁番盆地的与众不同和奇特、壮观。

    【4】填空。

    吐鲁番人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环境,林荫路上的钻天白杨,可以__________;桃树、梨树的果实,可以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________

    【5】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不做“低头族”

    (材料一)三年级(3)班有45人,上学时超过一半的人都带手机,还有几个同学从家里拿来了平板电脑。课间、午休时间、课外活动时间,班上的同学几乎个个都做“低头看屏幕”状,有的上网聊天,有的玩游戏,还有的看视频、听歌曲……

    (材料二)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脑部会受到过度刺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会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电子产品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材料三)智能手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利用手机上网功能,不仅可以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充分享受网络上的“名师课程”。同时,手机提供了大量的娱乐项目,让同学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联系所提供的材料,“低头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列举了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危害,其中没有提到的是(   

    A.脑部会受到过度刺激。

    B.使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

    C.受到辐射,会降低自身免疫力。

    D.导致不爱与人交流。

    【3】简要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实际生活,写几句话来劝告大家不做“低头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句子世界。

    (1)阳光驱散了满天的乌云。(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透过纱窗照进了昏暗的屋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知识对我十分感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   脸蛋       光鲜红润的   仿佛   桃子   胖娃娃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口语交际。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你会怎样劝说他呢?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哟!

    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里出土了新的古代的陶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敢同我比?(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注意用上加点的词。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一无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昨天早晨,在学校里碰到了小刚。

     

    (2)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 20、修改下列病句。

    1.端午节,我们一起全家人去参观了世博园,大家都非常特别高兴。

    2.紧张运动过后,我的心怦怦(pēng)直跳,流下了汗水。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读后感想。

    我认为故事中的大徒弟想到的办法最简单,也是常人一般的画法。骆驼画得越小,画的骆驼当然就越多。二徒弟的办法与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替整头骆驼,这样,他画出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不过,他们画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限可数的。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最好,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只骆驼,谁也说不清从山谷里会走出多少只骆驼。由此,我产生了这样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