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池子和河流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才能不利用就要衰竭,甚至磨灭。
B.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十分恼怒。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一定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D.(《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三首》描绘的都是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一只手,生得怪,长满刺,好厉害。不怕风沙不怕旱,开朵黄花头上戴。”这
则谜语的谜底是( )。
A. 郁金香 B. 仙人掌 C. 荷花 D. 杜鹃
3、课内理解。
【1】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记叙的。
A. 时间 B. 方位 C. 事情发展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多选)
A.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B. 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C. 美丽只能是长处,不可能是短处。
4、《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铁罐比陶罐结实,不容易破碎。
B.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5、近义词。
俊俏——(____) 轻快——(____)
6、读句子,回答问题。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触:________ 其:________ 复:__________
看到兔子“折颈而死”,宋人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得:_________ 笑:___________
宋人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一起参加叠词大聚会。
AABC式词语
萧萧梧叶
连连 匆匆 闪闪 耿耿 .
哈哈 面面 恋恋 津津 .
.
8、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lì kuàng liàng bō guān lín lín héng lüè
dàng yàng pí juàn xián sǎn xiān xì xiū qì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 )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
( )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目瞪口呆 心慌
【2】这次比赛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是用怎样的方法取得胜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万花溪
我们村旁有条小溪流,叫万花溪。她从高高的点苍山流下来,从埋藏着大理石的点苍山流下来。
她的溪水,像大理石一样明净,像大理石一样清亮。她嘻嘻哈哈笑着,拍着小手跳跃着,在光洁的溪石上,溅起银亮的水花。
她溅起银亮的水花,向溪滩上的花娃娃们问好。
哟,碧绿的溪滩,花娃娃们的溪滩!地丁花、太阳花、蝴蝶花、猫脸花、金盏花、丁香花和蒲公英。花娃娃们用自己的芬芳和蜜汁,招待了蜜蜂,招待了蝴蝶,招待了蜻蜓。他们正在和蝴蝶做游戏,和蜻蜓做游戏。和蜜蜂做游戏。太阳明亮地照耀着,他们玩得真快活。听到溪流的问好,他们都笑了起来。“你好!你好!”他们热烈地叫嚷着,笑弯了身子。
我们喜欢到万花溪来。我们在溪滩,牧放羊群,我们让牛和马吃多汁的嫩草。我们坐在花地上,讲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者看一本有趣的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嘻嘻哈哈:_______________
叫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描写了哪些花和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作者把 比作 ,因为 和 一样 。
【4】我们喜欢万花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黑眼睛的大红鱼
①大海的一个小角落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当中有一条是黑色的,其余都是红色的。那条黑色的小鱼,大家都叫他“小黑”。小黑游得比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快。
②那是小红鱼们很不幸的一个日子。那天,从汹涌的浪涛中冲出一条凶恶而狡猾的大虎头鲨,那时他肚子正饿。他在小红鱼群的后头悄悄地游着,一口一口又一口,几乎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自己肚子里了。眼看小红鱼都没有了,小黑慌忙地蹿进黑乎乎的深水里,虎头鲨看不见他,小黑逃掉了。
③小黑孤零零地在海中游着,他又害怕,又寂寞,又难过。
④小黑游啊游啊,碰见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一般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物似的大龙虾,看见了像是被线牵着游的怪怪鱼,看见了像糖果一样的岩石上长着漂亮的海草……后来,小黑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看到一群小鱼,就是被虎头鲨吞吃掉的那种小红鱼。
⑤“我们一起游出去,好吗?”小黑高兴地说。
⑥“不行啊,”小红鱼们说:“我们个儿瘦小,游得又慢,许多像我们这样的鱼被吃掉了,我们也会被吃掉的!”
⑦“可是,你们不能老呆在这里啊!”小黑说,“我们一块儿来想个办法,叫鲨鱼怕我们。”
⑧小黑想啊想,想啊想。
⑨突然,他说:“有了!”
⑩“我们可以游在一块儿,”他接着说,“变成海里最大的鱼!让所有的鲨鱼见了我们都害怕!”
⑪小黑教小红鱼们个儿挨个儿,密密地游在一起。等到大家都熟练了,队形像一条大鱼了,他说:“我来当眼睛。”从此,海上出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黑眼睛的红鱼。
⑫鲨鱼一见,弄不清这是什么鱼,通身红红的,这么大——这家伙一定很厉害吧!于是,鲨鱼都纷纷逃开了。原来,团结起来就能克服困难。
【1】读第②自然段,用横线“ ”画出说明虎头鲨狡猾的一句话。
【2】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波纹线“﹏﹏﹏”画出来。
【3】小黑想出一个什么办法让小红鱼们变成“黑眼睛的大红鱼”?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他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想了好久,张三决定把三百两银子藏在一只小箱子里,箱外加上两把大锁,但是,又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妥当,万一小偷将银子和箱子一起偷走怎么办呢?他越想越不放心,感到屋子里简直找不到藏银子的安全地方。
后来,张三想出一个好主意。他趁着黑夜在房后墙脚下挖一个坑,悄悄地把银子埋在坑里。但是,他仍然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个地方埋了银子。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他觉得这下总算安全了,就放心地去睡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王二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的大字。
【1】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张三和王二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判断哪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妈妈将积攒的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并给自己办的银行卡设了密码。(____)
②下课时,贝贝没有经过朵朵同意就看了朵朵新买的《寓言故事》。放学后,贝贝告诉朵朵,自己并没有看她的《寓言故事》。(____)
③冬冬把自己给环保组织捐款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文文,并请文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____)
13、文段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填空,完成潮来到的过程。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潮头奔腾西去
【2】用“√ ”在下面句子中选出比喻句。
A.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C.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3】你能用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写一段话吗?(不少于两个)
隆隆的 山崩地裂 风号狼吼 人声鼎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我”捉自家花园的蜜蜂,目的是_______;在两里外放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1)我叫小女儿去放蜜蜂,我在窝旁等着。_____
(2)“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喻句。____
(3)从“我”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严谨的人。_____
【3】文中加点的“二十只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的最后,你觉得作者质疑蜜蜂回不到家的理由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争论的故事(节选)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感想呢?”
“这两兄弟真笨,白白让两只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两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的意思是( );“聚精会神”的近意词可以是( )。
【2】“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这里的“时机”指的是( )。
【3】盛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把自己的角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展开你的想象,仿写句子。
1.例: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___________;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
2.例: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
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
18、用下列词语造句
1、接踵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情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亲相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宋庆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娟学习成绩优秀,深受同学们的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从小养成懂礼貌,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赵琳娜出席了市比赛英语演讲,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兴奋地高兴地向她祝贺,老师夸奖她说:“你真是太棒啦?我为你感到骄傲!”
21、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
大扫除
内容:
含义:
邮箱: 联系方式: